爬搔

pá sāo [ pa sao]
注音 ㄆㄚˊ ㄙㄠ

词语释义

用爪甲轻抓。 喻整顿。

词语解释

  1. 用爪甲轻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癩。”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譬之疥癣,岂足爬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乃曳长者共寝,命少者立牀下为之爬搔。”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

  2. 喻整顿。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 晋公 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仓场,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庐其官,而脂泽其家,乃弊竇百如窜穴矣。公咄嗟间,爬搔殆尽,即胥隶无所庸姦。”

引证解释

⒈ 用爪甲轻抓。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癩。”
宋苏轼《贺韩丞相启》:“譬之疥癣,岂足爬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道士乃曳长者共寝,命少者立牀下为之爬搔。”
鲁迅《朝花夕拾·<狗·猫·鼠>》:“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

⒉ 喻整顿。

明袁宗道《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晋公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仓场,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庐其官,而脂泽其家,乃弊竇百如窜穴矣。公咄嗟间,爬搔殆尽,即胥隶无所庸姦。”

爬搔的网络释义

爬搔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癞。”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譬之疥癣,岂足爬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乃曳长者共寝,命少者立牀下为之爬搔。”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
  • 爬搔造句

    平时儿童嬉戏,以手指爬搔游伴足底,即令对方周身酸麻,此刻他以九阳神功的暖气擦动她‘涌泉穴’,比之用羽毛丝发搔痒更加难当百倍。
    说罢我的双手又在柯南和步美的脚上一起爬搔。
    忽然,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一对闪闪的眼睛在暗中随声而下,使我吃惊,也将祖母讲着的话打断,另讲猫的故事了。
    我们把水的感觉幻想成像砂纸一样,依稀像是爪子在爬搔,又像是是有一定热度的轻柔按摩。
    柯特就连脸上的苦笑都没有来得及收起,因为他又听见了那种宛如爬搔一般的奇妙声响。
    痒动处不住爬搔,满指甲霜飞雪落;痛来时岂胜啾唧,镇朝昏抹泪揉眵。
    刚拿起丝绢准备擦汗,就听窗户外面一阵悉悉簌簌的爬搔之声,仿佛有什么动物在用爪子抓挠窗棂。

    汉字详情

    [pa]
    部首: 448
    笔画: 8
    五笔: RHYC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OAU
    四角: 772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2) 同本义

    爬,搔也。——《广韵》

    怯烦类决痈,惬兴剧爬疥。——韩愈等《雨中寄孟刑部几道联句》

    支分闲事了,爬背向阳眠。——白居易《自咏老身示诸家属》

    (3) 又如:爬挲(爬搔,摩挲);爬栉(梳理,整理。同爬梳);爬耳搔腮(急切无奈貌);爬拉(频频拨饭菜入口)

    (4) 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

    爬沙脚手钝,谁使女解缘青冥。——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5) 又如:爬蹉(来回爬动);爬沙(缓慢地爬动);爬坑缸弗上(屎尿失控,来不及上厕所;离死不远);爬滩弗动(趴在地上,无法走动)

    (6) 攀登

    他们为了出风头,向上爬,却把我们踩在脚底下!——《星火》1979年第二期

    (7) 又如:爬树;爬上高枝儿(依附地位高的人);爬得越高,跌得越惨

    (8) 俯伏 。如:爬蛋(方言。产仔);爬窝(方言。谓牲畜卧圈不起);爬伏(趴下,伏倒)

    (9) 整治 。如:爬栉(整治清理);爬剔(剔除,挑剔)

    (10) 疏导;发掘 。如:爬罗(发掘搜罗);爬棺材黄鼠狼(盗墓贼)

    英文翻译

    crawl, creep; climb; scra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4
    ◎ 客家话:[梅县腔] pa1 pa2 [沙头角腔] pa2 [宝安腔] pa2 [海陆丰腔] pa2 [客语拼音字汇] pa2 [陆丰腔] pa3 [东莞腔] pa2 [台湾四县腔] pa2 [客英字典] pa2
    ◎ 潮州话:b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巴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ra/beabʰa
    sāo [sao]
    部首: 330
    笔画: 12
    五笔: RCYJ
    五行:
    仓颉: QEII
    四角: 5703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蚤声。本义:用指甲轻刮)

    (2) 同本义

    搔,括也。——《说文》

    而敬仰搔之。——《礼记·内则》。注:“摩也。”

    足可搔而绝。——《汉书·枚乘传》。集注:“谓抓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又如:搔背(以指甲搔脊背);搔掐(以指甲抓刮);搔扪(爬搔抚摸);搔摸(呵痒);搔首(爬搔头部);搔耙(以指爪或他物抓刮爬梳)

    (4) 通“骚”。骚扰;骚乱

    残贼天下,万民搔动。——《淮南子·兵略训》

    吴起长兵攻取, 楚人搔动,相与泣 悼王。——《盐铁论·非鞅》

    所在搔扰,更为烦苛。——《三国志·陆凯传》

    (5) 又如:搔动(骚动;扰乱);搔扰(动乱不安,扰乱);搔搔(忧虑的样子)

    英文翻译

    to scratch

    方言集汇

    ◎ 粤语:sou1
    ◎ 客家话:[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宝安腔] sau1 |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sau1 so1 zau3 [海陆丰腔] zau3 sau1 [客英字典] sau1 [台湾四县腔] zau3 sau1
    ◎ 潮州话:s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蘇遭平聲開口一等sausieu

    爬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