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路

yàn lù [ yan lu]
注音 一ㄢˋ ㄌㄨˋ

词语释义

1.指通往燕国的道路。 2.泛指燕地。 3.特指通往燕昭王招贤台的道路。亦借指招贤之地。

词语解释

  1. 指通往 燕国 的道路。

    《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 赵 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醳兵,北首 燕 路。”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 乐毅 羈旅,犹思 燕 路; 陈軫 愴悽,终恋 秦 声。”

  2. 泛指 燕 地。

    《文选·潘岳<笙赋>》:“秋风咏於 燕 路,《天光》重於《朝日》。” 吕延济 注:“ 魏文帝 作《燕歌行》,词云:‘秋风萧瑟天气凉。’故曰‘秋风咏於 燕 路’。”

  3. 特指通往 燕昭王 招贤台的道路。亦借指招贤之地。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 燕 路者矣。” 唐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人皆向 燕 路,无乃费黄金。”

引证解释

⒈ 指通往燕国的道路。

《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醳兵,北首燕路。”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乐毅羈旅,犹思燕路; 陈軫愴悽,终恋秦声。”

⒉ 泛指燕地。

《文选·潘岳<笙赋>》:“秋风咏於燕路,《天光》重於《朝日》。”
吕延济注:“魏文帝作《燕歌行》,词云:‘秋风萧瑟天气凉。’故曰‘秋风咏於燕路’。”

⒊ 特指通往燕昭王招贤台的道路。亦借指招贤之地。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

燕路的网络释义

燕路

  • 燕路 :
  • yàn lù
  • 1.指通往燕国的道路。 2.泛指燕地。 3.特指通往燕昭王招贤台的道路。亦借指招贤之地。
  • 汉字详情

    yàn,yān [yan]
    部首: 403
    笔画: 16
    五笔: AUK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LPF
    四角: 44331

    详细解释

    yān

    名词

    (1) 古国名

    (2) 周代诸侯国名。本作:匽、郾。姬姓;周召公之后,世称北燕,拥有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后灭于秦

    燕赵韩魏。——《战国策·齐策》

    欲亡赵走 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燕畏 赵。

    燕赵之君。—— 宋· 苏洵《六国论》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互文,收藏、经营、精英均指金玉珍宝。)—— 唐· 杜牧《阿房宫赋》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燕,古代燕国,这里指北京地区。)—— 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周代诸侯国名。姞姓;开国君主伯倏。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

    (4) 五代初,刘守光据幽州(今河北省北部)所建国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燕王,吾所立。(燕王,指燕王刘守光的父亲刘仁恭。)—— 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5) 河北省的别称 。周时为北燕旧地。也指河北省北部

    (6) 山名,燕山 ,在河北省和北京市

    (7) 姓

    (8) 另见 yàn

    yàn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2) 同本义

    燕燕于飞。——《诗·邶风·燕燕》

    来降燕乃睇。——《夏小正》

    燕雁代飞。——《淮南子·地形》

    燕巢于飞。——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 洪迈《容斋续笔》

    (3) 又如:燕侣莺俦(比喻夫妻和美);燕贺(燕雀相贺。用作新屋落成及升官等喜事的贺词);燕子(家燕的通称);燕户(燕巢);燕儿(雏燕;燕子);燕尾(燕子的尾羽);燕雨(有燕子绕飞其间的小雨);燕泥(燕子筑巢所衔的泥;燕巢上的泥;燕子衔泥筑巢);燕室(燕巢。比喻家国);燕处焚巢(燕子处在焚烧着的窝里。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4) 白颈鸦

    燕,白颈鸟。——《尔雅》

    白项而群飞者谓之燕鸟。——《小尔雅》。按,大于雅鸟而小于慈鸟。

    形容词

    (1) 假借为“安”。安逸;安乐

    虞吉有它不燕。——《易·中孚》

    燕笑语兮。——《诗·小雅·蓼萧》

    吉甫燕喜。——《诗·小雅·六月》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又如:燕户(闲君之室);燕休(闲居;休息);燕令(帝王退朝闲居时所发的命令);燕宇(供休息用的屋宇);燕安(安宁太平;心神安定);燕安鸩毒(沉溺于安逸享乐,犹如饮毒酒自杀);燕私(闲居休息);燕坐(安坐;闲坐);燕居(退朝而处;闲居);燕安(安适满足);燕祉(安乐幸福);燕笑(犹欢笑);燕尔新婚(和谐的新婚);燕适(安适);燕燕(安适的样子;和乐的样子);燕誉(安乐)

    (3) 接近;亲近 。如:燕好(友好);燕狎(亲近);燕昵(亲昵;亲热);燕会(亲昵相会);燕语(亲切交谈);燕诲(谓亲近之而加以教诲);燕莺(比喻相爱的青年男女)

    动词

    (1) 亵渎;轻慢

    宋音燕女溺志。——《礼记·乐志》

    燕朋逆其师。

    (2) 又如:燕诬(信口开河,说话轻慢);燕朋(轻慢朋友);燕辟(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燕亵(亲昵猥亵)

    (3) 通“宴”。宴饮;宴请

    嘉宾式宴以敖。——《诗·小雅·鹿鸣》

    燕乐之钟磬。——《仪礼·燕礼》

    则王以息燕。——《考工记·梓人》

    (4) 又如:燕豆(古代宴饮时盛食品的器具);燕狎(宴饮);燕客(宴请宾客);燕俎(宴饮。亦宴席)

    (5) 另见 yān

    英文翻译

    swallow (bird); comfort,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jin1 jin3
    ◎ 客家话:[陆丰腔] jan5 [梅县腔] jan5 [海陆丰腔] ren5 ren1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iin5 jen1 [宝安腔] jen5 | jen1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yan4 [客英字典] jen5
    ◎ 潮州话:in3(ìⁿ) ,iang3 [潮州]iêng3 ,iang1 [潮州]iê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烏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ʔĭoqen/en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