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大火

xióng xióng dà huǒ [xiong xiong da huo]

词语释义

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熊熊大火造句

面对熊熊大火,消防队员个个奋不顾身地上前灭火。
战士们像穿过熊熊大火。
战士们穿过熊熊大火。
想毕起身寻了些干草干柴回来,钻燧取火,生起一团熊熊大火。
那年的玛法大陆,望着石墓阵的熊熊大火,看着经验暴涨,心情就一个字,爽!那年的玛法大陆,教主、白猪是那么的吸睛夺目,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而不久,整个茅房便像是浇了油般,燃起了熊熊大火。
试图将熊熊大火中的遇难者救出的徒劳举动。
熊熊大火迅速在老者身上迅速蔓延,发出“兹兹”。
我和史朵夫一同坐在熊熊大火旁边,快活地吃起正餐来。
爱情是“吞噬一切的火焰,它使其余的感情燃烧起熊熊大火……给它们注入新的力量……所以人们才说,爱情创造了英雄。”。
一声,车厢大门洞开,李长空点燃了浸湿了汽油的裤子丢了进去,熊熊大火很快就烧了起来。
那原本死灰的念想,顿时是噌起熊熊大火,曹木帆看到了一切的希望,若有前辈做靠山,曹木帆坚信,纵是君王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快到要到公司的时候,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公司大楼正燃烧着熊熊大火。
林开头也不回的走出房间,一把熊熊大火将这所老宅直接烧掉,火光映照着二人离去的背影,那影子被越拉越长。
两个男人站在旅馆外面,看着熊熊大火。
熊熊大火将皮卡车烧成空架,还烧了半棵大树,当时附近有市民过来泼了一盆水,但火势太大,无法熄灭。
说着我就引燃涂上煤油的树杈架在旁边的几棵树底下,熊熊大火腾的窜了起来,一个不留神自己的眉毛也被燎掉好多。
半夜里整个住宅区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多男的岛国人带着头盔和装有药品的帆布背包,按照日本的民防法规,训练有素地集合,一起冲向火焰去扑救。
酒是平日里老爸喝的普通瓶装酒,一瓶也就十多块钱,辛辣呛人,喝下去之后从喉咙到胃里仿佛有熊熊大火在燃烧一样难受,可他却硬是灌下了大半瓶。
战士们像箭一样地穿过熊熊大火。

汉字详情

xióng [xiong]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CEX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PF
四角: 22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形容词

(1) 通“雄”。雄性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动词

斥骂 。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英文翻译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ngi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ngiung2 [东莞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沙头角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
xióng [xiong]
部首: 403
笔画: 14
五笔: CEX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PF
四角: 22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熊、 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形容词

(1) 通“雄”。雄性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动词

斥骂 。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英文翻译

a bear; brilliant; bright;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ngi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ngiung2 [东莞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沙头角腔] j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羽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iung/hiungĭuŋ
dà,dài [da,dai]
部首: 308
笔画: 3
五笔: DDDD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
四角: 40800

详细解释

dài

名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如: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 大人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方〉∶父亲 。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方〉∶指伯父或叔父 。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动词

(1) 长大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英文翻译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ai5 [海陆丰腔] tai5 [梅县腔] tai3 [台湾四县腔] tai5 [客英字典] tai5 [宝安腔] tai3 [客语拼音字汇] tai4 [陆丰腔] tai6 tai5 [东莞腔] tai5
◎ 潮州话:dai6 dua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dʰɑidad/day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