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衬
繁体
烘襯
注音
ㄏㄨㄥ ㄔㄣˋ
词语释义
犹烘托。
词语解释
犹烘托。
杨朔 《画山绣水》:“自从 唐 人写了一句‘ 桂林 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出力烘衬 桂林 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参见“ 烘托 ”。
引证解释
⒈ 犹烘托。参见“烘托”。
引杨朔《画山绣水》:“自从唐人写了一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人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出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烘衬的国语词典
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如:「静物写生中,常以素色背景烘衬主体的色泽。」也作「烘托」。
烘衬的网络释义
烘衬
烘衬造句
看世间红尘,品百变人生,读烘衬末世,感天下韵事,玩极品孢子。
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
碧海蓝天烘衬着这座小岛,使它显得十分美丽。
一梳月亮像是未长成的女孩子,仿佛见到人已羞涩不已,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
已分不清是绿草烘衬出了油菜花的鲜艳,还是油菜花衬托出了绿草的芬芳。
邪影的大名也伴随着枪神的烘衬响遍了全球了,一点也不亚于现实中最受关注的某些著名人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2) 同本义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歁。——《诗·小雅·白华》
(3)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4) 烤干;烤热 。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鸡
(5) 衬托;渲染 。如:烘晕(烘托)
(6) 映照 。如:烘明(通明);烘霁(霁光映照);烘晴(阳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7)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如:烘堂(众人同时大笑);烘然(喧闹貌)
英文翻译
bake, roast; dry by fir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hung1 hung4
◎ 客家话:[宝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陆丰腔] fung6 fung2 [梅县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5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东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 客家话:[宝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陆丰腔] fung6 fung2 [梅县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5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东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洪 | 戸公 | 匣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ng/hung | ɣ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親声。本义:外衣内的单衫)
(2) 同本义。又称衬衫 。如:衬袍(元代仪卫服饰名。衬在裲裆甲里面的长衣);衬褡(衬搭。指背心,背搭之类的贴身内衣)
(3) 附在衣服鞋帽里的布 。如:帽衬儿;鞋衬儿;袖衬;领衬
(4) 垫,衬垫 。如:钢衬;环衬
动词
(1) 施舍,布施 。如:衬钱(做佛事时施舍给和尚的钱);衬施(施舍财物给僧道。亦指所施舍的财物)
(2) 衬托 。如:白雪衬着红梅
(3) 相帮 。如:帮衬(衬帮。帮助);众光棍从旁衬道
英文翻译
underwear; inner garments
方言集汇
◎ 粤语:c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