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艇

pào tǐng [ pao ting]
注音 ㄆㄠˋ ㄊ一ㄥ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炮艇 pàotǐng

(1) 一种小型军舰,以火炮为主要装备,主要战斗任务是巡逻内河或沿海、轰击敌人沿岸目标、掩护部队登陆;也可以布水雷或以深水炸弹攻击敌方潜艇等

gunboat

词语解释

  1. 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艇只。主要担负在沿海或内河巡逻,轰击敌人的沿岸目标,掩护部队登陆,施放水雷和用深水炸弹攻击敌人潜艇等任务。也称护卫艇。

引证解释

⒈ 以舰炮为主要武器的艇只。主要担负在沿海或内河巡逻,轰击敌人的沿岸目标,掩护部队登陆,施放水雷和用深水炸弹攻击敌人潜艇等任务。也称护卫艇。

炮艇的国语词典

以火炮为主力装备的舰艇。其任务在沿海或内河地区攻击敌方沿岸目标,掩护军队登陆,或者轰击敌人潜艇等攻击性军事活动。

炮艇的网络释义

炮艇

  • 炮艇是一款军事武器,概念源自于侧射武器系统概念。炮艇机的概念源自于侧射武器系统概念,而后者早在一战时期就出现了。
  • 当时就有安装了旋转枪架(机枪可以在枪架上旋转向侧面开火)的战斗机在各国空军中服役。
  • 炮艇的翻译

    德语: Kanonenboot, Artillerieboot (S, Mil)​

    炮艇造句

    坎贝尔上尉命令舵手将船开向炮艇。
    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军舰和炮艇。
    电影片名清楚地体现了炮艇成员的决心和勇气。
    除了例行巡逻,炮艇还被赋予行星防御和封锁的任务。
    两艘没有悬挂任何旗帜的炮艇、两只臃肿笨拙的运输船实行了灯火管制,悄无声息地由岚山头向东行驶。
    风揉雪没有理会众人,屏气敛息的坐在双翼炮艇下方,专心致志的盯着传闻,小妖亦没有打扰,安静的看着风揉雪,黑色的眼珠子乱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邦联开发这种碟型机器人炮艇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在克隆人战争中战功赫赫、威力巨大的共和国攻击炮艇。
    北极迫切需要的是一队律师,而不是一队炮艇。
    我方炮兵部队的炮火向他们的炮艇扫射。
    复制人战争当中,分离邦联发展这架碟型机器人战机,作为共和攻击炮艇胜利的回应。
    没有,丰岛海战后,日军难喝舰队就很少出动了,只是不是有炮艇钱来来游荡,被我水师的特混舰队全部给消灭了。
    博物馆里的这个炮艇,曾在战争中立过战功。
    炮艇填补了高机动性星际战斗机和武器林立的战船间的空缺。
    当我们的炮艇在大担岛巡航时,不知为了什么,艇长突然大发了一阵脾气,接着又说有劳军团来,叫我去看劳军表演。
    每一架有机翼的炮艇都布满武器,提供空对地和空对空的支援,同时充当运兵船。
    紧跟在它们(指小船)后面的是军舰和炮艇。
    福克斯说,可以派遣少数军舰前往,以阻止南方炮艇的干扰。
    萨姆特堡四面被南方的炮火所包围,南方的炮艇守卫着这座港口。
    现在的南方已经被北方的军队和炮艇所包围,似乎一切都已经失去了。
    以色列的大炮,炮艇一直炮轰几个星期以来被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用来向以色列发射火箭的地区。

    汉字详情

    páo,bāo,pào [pao,bao]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QNN
    五行:
    仓颉: FPRU
    四角: 97812

    详细解释

    bāo

    动词

    (1) 一种烹调方法

    (2) 用锅等在旺火上急炒 。如:炮羊肉

    (3) 中药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铁锅里急炒,使其焦黄爆裂。如:炮姜

    (4)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 。如: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5) 另见 páo;pào

    páo

    名词

    (1) (形声。从火,包声。( páo)本义:古烹饪法的一种。用烂泥等裹物而烧烤)

    (2) 同本义

    炮,毛炙肉也。字亦作炰。以铁匕贯肉,加于火炙之。——《说文》

    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亨羊炰羔。——《汉书·杨恽传》

    炮取豚台若将。——《礼记·内则》。注:“以涂烧之为名也。”

    (3) 又如:炮食(烧烤食物);炮燖(烧炙);炮燔(烧烤);炮豚(烤猪);炮羊(烤羊);炮胾(烤熟的肉块);炮煎(烧烤);炮祭(古代烧柴祭天的仪式)

    (4) 焚烧,燃烧

    令尹炮之,尽灭卻卻氏之族、党。——《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5) 又如:炮暑(酷署);炮土(瓦)

    (6) 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陆游《离家示妻子诗》

    (7) 通“庖”。厨师

    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韩非子·难二》

    动词

    (1) 通“咆”。吼叫,咆哮

    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诗·大雅·荡》注:“炰烋,《说文》引作咆哮。”

    (2) 另见 bāo;pào

    pào

    名词

    (1) “炮”假借为“砲”,大炮

    敌军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山炮;大炮;迫击炮;炮座(炮车;炮的台座);炮位(古代的火炮);炮局(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又指象棋的一子。如:炮打隔山

    (3) 爆竹 。如:鞭炮;炮燥(由于心中烦躁而感到身上燥热);炮竿(爆竹);炮仗(爆竹);炮粲(爆竹炸裂的碎片)

    (4) 爆破土石 。如:放炮

    (5) 另见 bāo;páo

    英文翻译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p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pau5 [海陆丰腔] pau5 pau2 [东莞腔] pau5 [沙头角腔] pau5 [陆丰腔] pau3 [梅县腔]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pau2 [宝安腔] pau2 | pau5 [客语拼音字汇] pau4 [客英字典] pau5
    ◎ 潮州话:pao5(phâu) pao3(p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交平聲開口二等brau/beaubʰau
    tǐng [ting]
    部首: 622
    笔画: 12
    五笔: TET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YNKG
    四角: 224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舟,廷声。本义:轻便小船)

    (2) 同本义

    岸上无人小艇斜。——唐· 孙光宪《竹枝词》

    以小艇游庙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游艇;救生艇;橡皮艇;鱼雷艇;艇板(跳板);艇子(小船;亦指船夫)

    (4) 大船 。

    (5) 如:登陆艇;潜水艇

    英文翻译

    small boat, dugout, punt

    方言集汇

    ◎ 粤语:teng5 ti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n3 tiang3 [陆丰腔] tiang3 [台湾四县腔] tin3 tiang3 [客英字典] tiang3 [梅县腔] tiang5 tin3 [东莞腔] tiang3 [宝安腔] t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ti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鼎青開上聲開口四等dʰieŋdengx/de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