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辣辣

huǒ là là [ huo la la]
注音 ㄏㄨㄛˇ ㄌㄚˋ ㄌㄚˋ

词语释义

火辣辣 huǒlālā

(1) 形容激动的情绪(如兴奋、焦急、暴躁、害羞等)

脸上觉得火辣辣的
burning

(2) 酷热

火辣辣的太阳
scorching

(3) 形容因被火烧或鞭打等而产生疼痛感觉

疼得火辣辣的
sear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 火剌剌 ”。亦作“ 火拉拉 ”。形容兴奋、激动、害羞等情绪。

    《水浒传》第九一回:“ 黑旋风 李逵 兀是火剌剌的只顾砍杀。”《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他见姊夫也在坐,脸上火辣辣,怪不好意思的。” 茅盾 《学生》:“那种火拉拉热惹惹的情形,委实叫大人先生们看了觉得比 东北 失陷还要严重些。”

  2. 形容难受或疼痛的感觉。

    《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 乌额拉布 坐定之后,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发疼。” 茅盾 《子夜》一:“﹝ 吴老太爷 ﹞喉间是火辣辣地,好像塞进了一大把的辣椒。”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六章:“﹝ 素芳 ﹞觉着脑子里头还在继续疼……她眼眶里头还在继续火辣辣的。”

  3. 形容酷热。

    田野 《火烧岛》:“火辣辣的太阳,头上烤,脚下烧。”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太阳火辣辣地晒在人们的头上、身上。”

  4. 尖锐泼辣。

    沙汀 《风浪》:“﹝ 何秀兰 ﹞说话火辣辣的,而且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对不打折扣。” 李準 《李双双小传》:“他喜欢 双双 那个火辣辣的性子,喜欢她这些年变化得敢说敢笑的爽快劲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火剌剌”。亦作“火拉拉”。

⒉ 形容兴奋、激动、害羞等情绪。

《水浒传》第九一回:“黑旋风李逵兀是火剌剌的只顾砍杀。”
《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他见姊夫也在坐,脸上火辣辣,怪不好意思的。”
茅盾《学生》:“那种火拉拉热惹惹的情形,委实叫大人先生们看了觉得比东北失陷还要严重些。”

⒊ 形容难受或疼痛的感觉。

《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乌额拉布坐定之后,方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发疼。”
茅盾《子夜》一:“﹝吴老太爷﹞喉间是火辣辣地,好像塞进了一大把的辣椒。”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六章:“﹝素芳﹞觉着脑子里头还在继续疼……她眼眶里头还在继续火辣辣的。”

⒋ 形容酷热。

田野《火烧岛》:“火辣辣的太阳,头上烤,脚下烧。”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太阳火辣辣地晒在人们的头上、身上。”

⒌ 尖锐泼辣。

沙汀《风浪》:“﹝何秀兰﹞说话火辣辣的,而且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绝对不打折扣。”
李準《李双双小传》:“他喜欢双双那个火辣辣的性子,喜欢她这些年变化得敢说敢笑的爽快劲儿。”

火辣辣的国语词典

形容难受或疼痛的感觉。

如:「艳阳高照,暑气逼人,火辣辣的日头令人汗水淋漓。」

火辣辣的网络释义

火辣辣 (陈玉建演唱歌曲)

  • 《火辣辣》是歌手陈玉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国语流行歌曲。该歌曲收录于2012年4月1日陈玉建发行的专辑《因为爱情Ⅱ DSD》中。
  • 火辣辣 (汉语词汇)

  • 火辣辣,汉语词汇。
  • 拼音:huǒ là là
  • 释义:1、形容兴奋、激动、害羞等情绪。2、形容难受或疼痛的感觉。3、形容酷热。4、尖锐泼辣。
  • 火辣辣的翻译

    英语: painful heat, scorching, painful heat, rude and forthright, provocative, hot, sexy
    德语: verbrennen (V)​

    火辣辣造句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
    我只听到清脆的响声伴着呼呼的风声从我耳旁刮过,接着就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短暂的愣神过后,我知道半边脸一定肿起来了。
    她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清洁工,但在她内心深处是一团火辣辣的善良。
    像个火球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不远处传来知了的声音。
    太阳火辣辣的,就像一团火球在灼烧着大地。
    正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们脊梁直发烫,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
    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头昏眼花。
    夏天像火辣辣的太阳,有旺盛的热情和无穷的力量,它领着我们奔向希望的原野。
    看了他的先进事迹,我惭愧得小脸火辣辣的,无地自容。
    太阳就是这么温暖,虽然把我们照得火辣辣但我们还是这么感谢他。
    这时已经快正午了,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附近树枝上的知了一劲儿地站噪着。
    夏天的烈日火辣辣的,把天边的云彩染上了红色。
    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不远处传来知了的声音。
    火辣辣的太阳撕开了大地的皮。
    顿时,浑身就像燃烧起来,火辣辣的疼。
    目前在日本火辣辣热卖中之专攻男女市场产品。
    来了一个火辣辣的舌吻。
    调味料辣得他的嘴和舌头火辣辣的。
    我知道他是指桑说槐,全无恶意,可脸上还是火辣辣的。

    汉字详情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
    [la]
    部首: 712
    笔画: 14
    五笔: UGKI
    五行:
    仓颉: YJDL
    四角: 054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辛,剌( )省声。本义:辛味)

    (2) 同本义。姜、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

    辢,辛也。——《广雅》

    辛甚曰辣。——《通俗文》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3) 又如:酸甜苦辣;辣菜根子(辣菜的根很辣,喻非常泼辣);辣拐子(辣手的家伙。骂人的话)

    (4) 姜、蒜等含辣味的菜蔬 。如:一如辣末

    (5) 痛;伤痛 。如:空气使人鼻子里老是作辣,温度无疑是在零下

    形容词

    (1) 猛烈、凶狠 。如:辣躁(性情凶悍,脾气暴躁);辣浪(浪荡;放荡);辣手狠心(手段凶狠,心肠恶毒)

    (2) 高温,酷热

    太阳辣得如火烧,庄稼晒得枯焦焦。——《白族民歌集》

    动词

    (1) 辣味刺激

    辣椒虽辣,辣不死人。——鲁迅《伪自由书》

    (2) 又如:切葱头辣眼睛

    英文翻译

    peppery, pungent, hot; crue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l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at8 [东莞腔] lat8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d6 [陆丰腔] lat8 [梅县腔] lat8 lat7 [客英字典] lat8
    ◎ 潮州话:luah8 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
    [la]
    部首: 712
    笔画: 14
    五笔: UGKI
    五行:
    仓颉: YJDL
    四角: 054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辛,剌( )省声。本义:辛味)

    (2) 同本义。姜、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

    辢,辛也。——《广雅》

    辛甚曰辣。——《通俗文》

    江南曰辣,中国曰辛。——《声类》

    (3) 又如:酸甜苦辣;辣菜根子(辣菜的根很辣,喻非常泼辣);辣拐子(辣手的家伙。骂人的话)

    (4) 姜、蒜等含辣味的菜蔬 。如:一如辣末

    (5) 痛;伤痛 。如:空气使人鼻子里老是作辣,温度无疑是在零下

    形容词

    (1) 猛烈、凶狠 。如:辣躁(性情凶悍,脾气暴躁);辣浪(浪荡;放荡);辣手狠心(手段凶狠,心肠恶毒)

    (2) 高温,酷热

    太阳辣得如火烧,庄稼晒得枯焦焦。——《白族民歌集》

    动词

    (1) 辣味刺激

    辣椒虽辣,辣不死人。——鲁迅《伪自由书》

    (2) 又如:切葱头辣眼睛

    英文翻译

    peppery, pungent, hot; cruel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l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at8 [东莞腔] lat8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d6 [陆丰腔] lat8 [梅县腔] lat8 lat7 [客英字典] lat8
    ◎ 潮州话:luah8 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