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剌剌

huō là là [ huo la la]
注音 ㄏㄨㄛ ㄌㄚˋ ㄌㄚˋ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亦作'豁喇喇'。 象声词。

词语解释

  1. 亦作“ 豁喇喇 ”。象声词。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风》:“难怪你豁剌剌重吹起。” 清 蒋士铨 《临川梦·说梦》:“哭一声,豁剌剌,惊得个 揭諦神 落了钢叉。”《红楼梦》第七十回:“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綫尽,风筝随风去了。” 茅盾 《当铺前》:“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豁剌剌地冲击着那些沿河的‘田横埂’,叫乡下人叫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豁喇喇”。象声词。

明冯梦龙《挂枝儿·风》:“难怪你豁剌剌重吹起。”
清蒋士铨《临川梦·说梦》:“哭一声,豁剌剌,惊得个揭諦神落了钢叉。”
《红楼梦》第七十回:“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綫尽,风筝随风去了。”
茅盾《当铺前》:“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豁剌剌地冲击着那些沿河的‘田横埂’,叫乡下人叫苦。”

豁剌剌的国语词典

状声词。形容急速而猛烈的声音。《红楼梦.第七○回》:「随著风筝的势将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响,登时籰子线尽。」也作「刮剌剌」。

豁剌剌的网络释义

豁剌剌

  • 亦作“ 豁喇喇 ”。 象声词
  •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风》:“难怪你豁剌剌重吹起。” 清 蒋士铨 《临川梦·说梦》:“哭一声,豁剌剌,惊得个 揭谛神 落了钢叉。”《红楼梦》第七十回:“只听豁喇喇一阵响,登时线尽,风筝随风去了。” 茅盾 《当铺前》:“小火轮经过时卷起了两股巨浪,豁剌剌地冲击着那些沿河的‘田横埂’,叫乡下人叫苦。”
  • 汉字详情

    huō,huò [huo]
    部首: 705
    笔画: 17
    五笔: PDHK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RCOR
    四角: 38668

    详细解释

    huō

    名词

    空缺;露出缺口;缺损 。如:豁齿(牙齿残缺脱落);豁牙锯齿(器物边口残破缺损,形同锯齿);豁牙(器物边口的残破处)

    动词

    (1) 裂开;割裂 。如:墙上豁了一个口子;豁口截舌(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意为命人住嘴)

    (2) 舍弃,狠心付出某种代价 。如:豁出三天时间,也要把它做好;豁出性命;豁脱(豁出;花费);豁撒(抛撒;挥霍);豁平(舍弃)

    (3) 〈方〉∶跨 。如:豁上马背(跨上马背;骑虎难下,不得不干到底)

    (4) 〈方〉∶指草和庄稼混长在一起,把土地糟蹋了 。如:地豁了(地被长在庄稼中的草糟蹋了)

    (5) 另见huò

    huò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open up, clear; exempt

    方言集汇

    ◎ 粤语:k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at7 wok7 hot7 [梅县腔] wat7 hat7 [宝安腔] hot7 wok7 [东莞腔] gut7 [客英字典] hat7 hot7 vat7 [台湾四县腔] wat7 wok7 hot7 [客语拼音字汇] fog5 ho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三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括入聲合口一等xuɑthuat/xuat
    là,lá [la]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GKIJ
    五行:
    仓颉: DL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割开;划开 。如:手剌破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2) 同本义

    愎佷遂过曰剌。——《周书·谥法》

    不乖剌。——《礼记·礼运》注

    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剌戾(违逆);剌谬(违背;悖谬)

    (4) 邋遢 。如:剌塔(剌搭,剌达,剌答。邋塔);剌塌醉(大醉;烂醉);剌撒(拉屎撒尿;也作“剌剌撒撒”。舒展,宽松)

    (5) 辣辣。形容燥热 。如:剌剌(也作“辣辣”。象声词。咬牙声)

    (6) 另见

    英文翻译

    slash, cut in two; contradic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t8 [海陆丰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1 lad6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
    là,lá [la]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GKIJ
    五行:
    仓颉: DL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割开;划开 。如:手剌破了

    (2) 另见

    形容词

    (1) (会意。从束,从刀。本义:乖戾;违背)

    (2) 同本义

    愎佷遂过曰剌。——《周书·谥法》

    不乖剌。——《礼记·礼运》注

    至少卿乃教以 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又如:剌戾(违逆);剌谬(违背;悖谬)

    (4) 邋遢 。如:剌塔(剌搭,剌达,剌答。邋塔);剌塌醉(大醉;烂醉);剌撒(拉屎撒尿;也作“剌剌撒撒”。舒展,宽松)

    (5) 辣辣。形容燥热 。如:剌剌(也作“辣辣”。象声词。咬牙声)

    (6) 另见

    英文翻译

    slash, cut in two; contradic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t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at8 [海陆丰腔] lat8 [客语拼音字汇] la1 lad6 [台湾四县腔] lat8 [宝安腔] lat8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盧達入聲開口一等l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