澒洞

hòng dòng [ hong dong]
注音 ㄏㄨㄥˋ ㄉㄨㄥˋ

词语释义

1.绵延;弥漫。 2.水势汹涌。 3.引申为冲击﹑震动。 4.虚空混沌貌。

词语解释

  1. 绵延;弥漫。

    汉 贾谊 《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宋 司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 明 李东阳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李大钊 《青春》:“吾 华 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 水势汹涌。

    宋 苏轼 《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赵朴初 《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 引申为冲击、震动。

    黄中黄 《孙逸仙》第四章:“一时謡变,澒洞全 粤 ,针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马数万之众。”

  4. 虚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诗:“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引证解释

⒈ 绵延;弥漫。

汉贾谊《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
宋司马光《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澹颜色伤。”
明李东阳《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李大钊《青春》:“吾华自辛亥首义,癸丑之役继之,喘息未安,风尘澒洞,又復倾动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⒉ 水势汹涌。

宋苏轼《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诗:“空濛烟靄间,澒洞金石奏。”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岷江﹞又受彭蠡之流,阻以小姑之险,澒洞震动,不可方物。”
赵朴初《周总理挽诗》:“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⒊ 引申为冲击、震动。

黄中黄《孙逸仙》第四章:“一时謡变,澒洞全粤,针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马数万之众。”

⒋ 虚空混沌貌。

宋范成大《不寐》诗:“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澒洞的国语词典

迷蒙无间,弥漫无际的样子。

澒洞的网络释义

澒洞

  • 澒洞,汉语词汇,
  • 拼音:hònɡ dònɡ
  • 释义:1、 绵延;弥漫。2. 水势汹涌。3. 引申为冲击、震动。4. 虚空混沌貌。
  • 出自 《旱云赋》。
  • 汉字详情

    hòng,gǒng [hong,gong]
    部首: 331
    笔画: 15
    五笔: IADM
    仓颉: EMMC
    四角: 3118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汹涌。水流转貌 。如:澒洞(水势汹涌);澒澒洞洞(弥漫无际);澒涌(水势广阔汹涌)

    (2) 浑沌

    澒濛鸿洞。——《淮南子·精神》

    (3) 又如:澒洞(虚空混沌的样子);澒溶(浑沌);澒澒(浑沌的样子);澒濛(旧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之气或混沌之状)

    英文翻译

    vast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3 hung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ng3 hong5 [梅县腔] fung3 [海陆丰腔] fung3 hong6 [客英字典] f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孔東一上聲開口一等ghungx/hunkɣuŋ
    dòng,tóng [dong,to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MGK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BMR
    四角: 37120

    详细解释

    dò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2) 同本义

    洞,疾流也。——《说文》

    (3) 幽深 。如:洞虚(深幽)

    (4) 广阔 。如:洞庭(广阔的庭院;又指湖名)

    (5) 深 。如:洞壑(深谷);洞豁(深广);洞井(深洞)

    (6) 清澈 。如:洞观(清澈见底);洞朗(清彻明亮);洞光(透明通亮)

    (7) 透彻 。如:洞溢(透彻,详赡);洞视(透视,看得清楚);洞彻(洞澈。清澈;了解透彻)

    名词

    (1) 窟窿;孔穴

    心气内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洞,谓中空也。”

    港洞坑谷。——马融《长笛赋》

    距洞百余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洞隙(孔缝);洞肛(肛门);袖子磨破一个洞

    (3) 拱道,位于拱下的道路 。如:城门洞

    (4) 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零”

    动词

    (1) 贯穿;通达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骈其指,力斫之,可断牛项;横搠之,可洞牛腹。——《聊斋志异·铁布衫法》

    (2) 又如:洞出(穿洞而出);洞壁(在墙上打洞);洞连(连接相通);洞户(室与室相通的门户);洞越(瑟底两孔相通)

    (3) 通晓;知悉

    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后汉书·梁冀传》

    (4) 又如:洞习(通晓熟悉);洞达(通晓明白);洞烛(明察);洞冥(洞察昏暗之处)

    (5) 敞开 。如:洞敞(敞开);洞辟(大开)

    tó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ave, grotto; ravine; hole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ung5 tung3 [沙头角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3 [海陆丰腔] tung6 [客英字典] tung5 [宝安腔] tung3
    ◎ 潮州话:dang7(tāng) tong5(thô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