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呈请
(1) 用公文向上请示;申请或要求
词语解释
犹申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请归宗的。” 张天翼 《皮带》三:“还要呈请部里正式下委。”
引证解释
⒈ 犹申请。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请归宗的。”
张天翼《皮带》三:“还要呈请部里正式下委。”
呈请的国语词典
向上级请示、申请,亦为公文上用语。
呈请的网络释义
呈请
近义词
呈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壬(
)声。本义:平)(2) 同本义
呈,平也。——《说文》
(3) 呈现,显现,显露
呈,显也。——《广韵》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曹植《洛神赋》。注:“见也。”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清·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呈华(显示才华);呈瑞(呈现祥瑞);呈质(呈现本体)
(5) 送交,呈报——送东西给人的敬词 。如:呈告(上报);呈案(呈送归案);呈教(呈上请教);呈送(上送);呈阅(送上审阅);呈验(送上检验)
(6) 献
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避暑录话》
(7) 又如:呈艺(献技,献艺);呈献(敬献)
(8) 推荐 。如:呈见(举荐而使谒见);呈试(举荐考试)
名词
(1) 旧时公文的一种,用于下对上
老爹,我而今就写呈去首。——《儒林外史》
(2) 又如:呈稿(呈本。呈文的底稿);呈子(状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n2 [海陆丰腔] chang2 chin2 [梅县腔] chin2 [东莞腔] cin2 [客英字典] chang2 chin2 [陆丰腔] chin3 [客语拼音字汇] cang2 cin2 [宝安腔] cin2 [台湾四县腔] cang2 tsiin2
◎ 潮州话:tian5(thiâⁿ) dian5(tiâ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呈 | 直貞 | 澄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drieng/dieng | ɖʰĭɛŋ |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情”。情况,实情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词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