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wū rǎn [ wu ran]
繁体 汙染
注音 ㄨ ㄖㄢ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污染 wūrǎn

(1) 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

放射物污染了整个地区
contaminate;besmear;defile;stain

(2) 指受坏思想的影响

心灵受污染
pollute

(3) 指诬陷或牵累

smear;involve

词语解释

  1. 亦作“汚染”。

    1.沾染;玷污。《汉书·王莽传下》:“出见男女不异路者, 尊 自下车,以象刑赭幡污染其衣。”《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军尸流血,污染丘山。”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不随凡石追时好,直与日月争光辉。韜藏久矣不乱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刘心武 《我爱每一片绿叶》:“多少年来我们的政治生活不够正常,‘左’倾灰尘污染了多少人的眼睛。”

  2. 感染,传染。

    《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水土毒气,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汚染。”《太平广记》卷六三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玉女》:“ 华山 云臺观 ,有婢 玉女 ,年四十五,大疾,徧身溃烂臭秽。观中人惧其汚染,即共送于山涧幽僻之处。”

  3. 犹诬陷。

    唐 邵说 《让吏部侍郎表》:“臣以殃衅,顷遭污染。” 清 曾国藩 《毕君殉难碑记》:“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迭相汚染。”

  4. 犹牵连;连累。

    《后汉书·寒朗传》:“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汚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魏讽 、 曹伟 ﹞虽刑於鈇鉞,大为烱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非惟涂炭平人,实亦污染将士,儻国家发兵诛讨,则玉石俱焚矣!”

  5. 谓奸污。

    清 徐士銮 《宋艳·耿直》:“僕既欠主人之钱,又且污染其婢,事之有无虽未可知,然其自供罪状已明,合从姦罪定断徒配施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汚染”。 沾染;玷污。

《汉书·王莽传下》:“出见男女不异路者, 尊自下车,以象刑赭幡污染其衣。”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军尸流血,污染丘山。”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不随凡石追时好,直与日月争光辉。韜藏久矣不乱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刘心武《我爱每一片绿叶》:“多少年来我们的政治生活不够正常,‘左’倾灰尘污染了多少人的眼睛。”

⒉ 感染,传染。

《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水土毒气,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汚染。”
《太平广记》卷六三引唐薛用弱《集异记·玉女》:“华山云臺观,有婢玉女,年四十五,大疾,徧身溃烂臭秽。观中人惧其汚染,即共送于山涧幽僻之处。”

⒊ 犹诬陷。

唐邵说《让吏部侍郎表》:“臣以殃衅,顷遭污染。”
清曾国藩《毕君殉难碑记》:“忌君者日以次骨,飞谋荐谤,迭相汚染。”

⒋ 犹牵连;连累。

《后汉书·寒朗传》:“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汚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魏讽、曹伟﹞虽刑於鈇鉞,大为烱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非惟涂炭平人,实亦污染将士,儻国家发兵诛讨,则玉石俱焚矣!”

⒌ 谓奸污。

清徐士銮《宋艳·耿直》:“僕既欠主人之钱,又且污染其婢,事之有无虽未可知,然其自供罪状已明,合从姦罪定断徒配施行。”

污染的国语词典

沾染、弄脏。

污染的网络释义

污染 (汉语词语)

  • 污染,汉语词语,是指使沾上脏物或有害物质或受坏思想的影响,有沾染玷污之意,也有感染,因有害物质的传播而造成危害。污染也有诬陷之意,唐·邵说 《让吏部侍郎表》:“臣以殃衅,顷遭污染。”
  • 污染造句

    空气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在没有被污染的世界里,空气真的很新鲜。
    湖水被严重污染,里面的鱼已经少得可怜。
    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很多人外出都戴上口罩。
    长江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下游江面上常漂着许多肮脏的垃圾。
    苍蝇能污染食物,传播疾病。
    该厂不断释放出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污染正在使石雕的寿命递减。
    这里污染严重,空气中混杂着有毒气体。
    对于现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又怎能若无其事呢?
    造纸厂将排出的废渣四处抛掷,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
    绿化大地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看着河水受污染的面积日益扩大,大家不禁摇头叹息。
    这种祸枣灾梨之举,既污染了社会,又造成了浪费。
    利用废物,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空气污染,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那条河流被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料污染得肮脏不堪。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是与人民健康利害攸关的一件大事。
    从高空拍摄的卫星图像看,我市污染治理初见成效,山清水秀、焕然一新的环境将逐步实现。

    汉字详情

    [wu]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FNN
    五行:
    仓颉: EMMS
    四角: 31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2)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说文》

    (3) 字亦作汙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服注:“水不流谓之汙。”

    故水郁则为汙。——《吕氏春秋·达郁》

    (4) 又如:污池(蓄水的池子)

    (5) 污垢,脏东西

    污,秽也。——《一切经音义》

    川泽纳污。——《左传·宣公十五年》

    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史记·滑稽列传》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粪污;去污粉;去污剂;污涂(泥泞;污泥);污腻(污垢,肮脏)

    (7) 劳苦之事

    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左传》

    形容词

    (1) 不清洁,肮脏

    汙,浊也。——《广雅·释诂三》

    濯淖污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污手垢面(手脸都很脏);污面(面部污黑);污乱(污秽淫乱);污慢(污秽怠忽);污言(脏话);污邪(污秽邪恶);污史(污秽的史 实);污世(污浊混乱的世道)

    (3) 卑污 。如:污德(卑污的品德);污伪(污邪诈伪);污杂(卑污混杂);污贱(卑污下贱);污佞(卑污奸佞);污卑(卑污);污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污口横蔑(用污秽的言论肆意污蔑);污暴(污滥暴虐);污僻(污滥邪僻)

    (4) 腐败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等恶劣、败坏的

    污吏。——《孟子·暴君》

    (5) 又如:贪官污吏;污道(污邪之道);污俗(恶习;坏风气);污官(脏官)

    (6) 低洼的 。如:污洼(洼坑);污庳(低洼之地);污淖(泥淖);污坳(低洼);污下(低洼)

    (7) 地位低下的 。如:污劣(低劣)

    (8) 衰微的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礼记》

    动词

    (1) 玷污

    殊不沾污。——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蔑污使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污闻(玷污耳朵的听闻);污累(玷污连累);血污其衣;污坏(污染败坏);污眼(弄脏眼睛)

    (3) 污辱,在言词或举动上傲慢地、无礼地或轻蔑地对待 。如:污伤(诬毁中伤)

    (4) 涂抹 。如:污墁(涂饰,粉刷)

    (5) 洗去污垢

    风吹云露火,雪污玉关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6) 漫出,水超过约束物高限而流出

    …忽震一声,瓮悉列于梁上,都无滴污于外。——康骈《剧谈录》

    (7) 贪污

    以污贿不饬罢。——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filthy, dirty, impure, polluted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客家话:[东莞腔] wu1 [宝安腔] wu1 [客语拼音字汇] vu1 vu1 [陆丰腔] wu1 [沙头角腔] w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哀都平聲開口一等ʔuqo/u
    rǎn [ran]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IV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END
    四角: 34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2) 同本义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掌染草。——《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

    (3) 又如:染博士(染色的工匠);染服(僧侣所穿的缁衣。因缁衣由黑色染成,故称);染户(操染色业的人家);染茜(染成大红色);染采(将织物染成彩色);染事(染色的事务);染网(用牲畜血等染网);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

    (4) 传染,感染

    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染疾(患病);染渍(感染,传染);染惹(感染,沾上);染恙(染病,传染);染薰(沾染香气);染上了流感

    (6) 渲染 。如:染写(渲染描绘);染渲(用水墨或淡彩烘染画面);染画(绘画);染削(润色削减);染翰(以笔蘸墨);染毫(濡墨挥笔)

    (7) 熏染;影响

    舜染于 许由、 伯阳。——《吕氏春秋·当染》

    渐染砥砺,几乎道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

    (8) 又如:染尚(濡染崇尚);染化(薰陶教化);染神乱志(思想受到迷惑扰乱);染风习俗(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染丝之变(比喻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染惑(外物的影响和迷惑);染上不良习惯;染习(习染)

    (9) 污染,沾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10) 又如:染染手儿(沾点光);染戕(血染戈矛);染洁(操行受到污染);染痘

    (11) 落笔 。如:染毫(染翰。沾笔书写)

    (12) 连累;牵连 。如:染逮(沾污连累);染涉(参与,涉足);染累(染逮。牵连,连累);染惹(沾染;牵扯)

    名词

    豆豉酱

    于是具染而已。——《吕氏春秋》。高诱注:“染,豉酱也。”

    英文翻译

    dye; be contagious; in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5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m5 [宝安腔] ngiam3 [东莞腔] ngiam3 [海陆丰腔] ngiam6 [客英字典] ngiam3 ngiam5 [陆丰腔] gniam6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4 [台湾四县腔] ngi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而琰鹽A上聲開口三等鹽Anʑĭɛmnjemx/r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