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

juān dī [ juan di]
注音 ㄐㄨㄢ ㄉ一

词语释义

涓滴 juāndī

(1) 点滴的水;比喻极少量的钱、物或贡献

涓滴归公
small drops of water

词语解释

  1. 一点一点地流淌。

    南朝 宋 鲍照 《遇铜山掘黄精》诗:“ 铜溪 昼深沉,乳竇夜涓滴。”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眶中流黑水,涓滴不絶,两日方止。”

  2. 水点,极少的水。

    《艺文类聚》卷一百引 晋 李颙 《经涡路作》诗:“亢阳弥十旬,涓滴未蹔舒。” 唐 杜甫 《倦夜》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泉生石壁》:“詎知愈凿而水愈竭,寻涓滴不出矣。”

  3.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事物。

    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雨表一》:“渥泽徒加,涓滴无助。”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皇上,皇上,你既然要把花封锡,为甚的沛洪恩,秪吝这涓滴。” 郭沫若 《沸羹集·忆成都》:“对于新 成都 的实现,我既无涓滴可以寄与,暂时把 成都 留在怀念里,在我是更加饶于回味的事。”

引证解释

⒈ 一点一点地流淌。

南朝宋鲍照《遇铜山掘黄精》诗:“铜溪昼深沉,乳竇夜涓滴。”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眶中流黑水,涓滴不絶,两日方止。”

⒉ 水点,极少的水。

《艺文类聚》卷一百引晋李颙《经涡路作》诗:“亢阳弥十旬,涓滴未蹔舒。”
唐杜甫《倦夜》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清青城子《志异续编·泉生石壁》:“詎知愈凿而水愈竭,寻涓滴不出矣。”

⒊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事物。

唐柳宗元《为王京兆贺雨表一》:“渥泽徒加,涓滴无助。”
清李渔《奈何天·闹封》:“皇上,皇上,你既然要把花封锡,为甚的沛洪恩,秪吝这涓滴。”
郭沫若《沸羹集·忆成都》:“对于新成都的实现,我既无涓滴可以寄与,暂时把成都留在怀念里,在我是更加饶于回味的事。”

涓滴的国语词典

一滴一滴的流。

涓滴的网络释义

涓滴

  • 涓滴,汉语词汇。
  • 拼音:juān dī
  • 释义:1、水点,极少的水。2、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事物等
  • 涓滴的翻译

    英语: tiny stream, trickle, drops, tiny trickle of funds

    涓滴造句

    每个月的税款,都应做到涓滴归公,分毫不差。
    我们这次组织救灾义演活动,一切开支均个人自负,所得款项涓滴归公。
    经管财物的人一定要做到涓滴归公,不要利用职权谋求私利。
    过不多时,茶碗越转越慢,终于静止不动,端木笔双手捧住,将它安放在桌上,碗里的茶水仍是涓滴不漏。
    大人谬赞,下官寸尺之功,涓滴之劳不足挂齿。
    因为少数投机分子未能涓滴归公,才会造成这起弊案。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一粒米,一季辛苦来不易;一滴水,涓滴成河别浪费;一度电,你我节约省资源;一张纸;如若珍惜树成林;资源匮乏,警钟敲响;世界节俭日,大家从我做起,行动起来,为大家也为自己。
    物久生蠹,法久生弊,到了民国时期,盐务中产生了许多弊端,使其虽有官盐之名,但实际上并无涓滴归公,全都中饱了个人的私囊。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城市文明潮涌,起于个人涓滴之劳;城市文明的大厦,需要大家一起建造。
    雪要覆盖生命,你除了无声叹息没法阻挡。当生命之河就要干涸,你能做的就是陪伴它走向最后涓滴的隐没。
    如果他早能做到涓滴归公,现在也不会发生侵占公款的事。
    沿峡谷盘绕而行,但闻水声鸣响,不见涓滴水流,别有风趣。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花未开,是风吹不红,是露水涓滴催不得,还是远山无云来?人枯一枝,定是内心没有预留花期,寒窗外,风才吹走了一屋子孤灯影,留一枝梅,清香未开,等人点燃。白音格力。
    像他这种涓滴归公的行为,值得每个人效法。
    于是,龚半伦贴在刘四的耳朵上嘀咕了一番,将神武门外看到的情况涓滴不漏的说了出来。
    野草以口就酒?一口一口地喝个不停?竟然涓滴不漏。
    三位老臣政事操劳,如今为国所累,本当重殓厚葬,无奈国库空虚,一切从简!亦明他们身前涓滴归公之志!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汉字详情

    juān [jua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K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RB
    四角: 36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肙( yuān)声。本义:细小的水流)

    (2) 同本义

    涓,小流也。——《说文》

    涓流泱瀼。——木华《海赋》

    商攉涓浍。——郭璞《江赋》

    泉涓涓而始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涓浍(细小的水流;卑微的地位);涓浅(指水流又细又浅);涓细(水流细小);涓尘(细水与微尘)

    (4) 水名

    (5) 源出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北注入潍水

    (6) 湘江支流。源出衡山北麓,北流至湘潭县注入湘江

    动词

    (1) 选择

    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改正朔。——左思《魏都赋》

    (2) 又如:涓辰(选择吉日良辰);涓吉(选择大吉的日子);涓日(涓吉);涓选(选择,选取)

    (3) 清除;洗刷

    乃兄其涓人畴。——《国语·吴语》

    (4) 又如:涓人(古代宫中担任洒扫清洁的人);涓洁(洁净清洁)

    形容词

    (1) 比喻很小、微小或细小

    重露成涓滴,稀量乍有无。——杜甫《倦夜》

    (2) 又如:涓然(流泪的样子);涓波(微波。比喻微小事物);涓毫(喻微末);涓壤(涓埃。喻微末)

    英文翻译

    brook, stream; select; p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an3 [海陆丰腔] gien1 [梅县腔] gian1 [台湾四县腔] gien1 [宝安腔] gen1 [客英字典] g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玄先合平聲合口四等kiwenkuen
    [di]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UMD
    五行:
    仓颉: EYCB
    四角: 3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啇( )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名词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量词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英文翻译

    drip; drop of wat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din5) [东莞腔]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8 dit7 s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din5)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did6 [客英字典] dit7
    ◎ 潮州话:d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