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hǎi mǎ [hai ma]
繁体 海馬
注音 ㄏㄞˇ ㄇㄚ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①又称“龙落子”。鱼纲,海龙科。头部弯曲,与躯干成直角,身体被角质环所包裹,很像披甲的战马,故名。行动缓慢,以浮游甲壳类为食。中国沿海都有,可用作中药。②哺乳纲,鳍足目,海马科。头圆,嘴阔。上犬齿长而发达,犹如象牙,用来掘食贝类和抵御敌害。常成群栖息在浮冰或海岸附近。肉和脂肪可食用,牙是雕刻材料。

词语解释

  1. 海里的小型鱼类。头似马头,故名。也称龙落子,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海马》﹝集解﹞引 陈藏器 曰:“海马出 南海 ,形如马,长五六寸。”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海马》﹝集解﹞引《圣济总录》:“海马,雌者黄色,雄者青色。” 明 徐元 《八义记·权作熊掌》:“更有海虾海羓,海里出的海马。”

  2. 海象的别称。参见“ 海象 ”。

  3. 指青蛙。

    《中国谚语资料·农谚》:“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把衣袒,九九八十一,海马跳出青水泥。”

引证解释

⒈ 海里的小型鱼类。头似马头,故名。也称龙落子,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马》﹝集解﹞引陈藏器曰:“海马出南海,形如马,长五六寸。”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海马》﹝集解﹞引《圣济总录》:“海马,雌者黄色,雄者青色。”
明徐元《八义记·权作熊掌》:“更有海虾海羓,海里出的海马。”

⒉ 海象的别称。参见“海象”。

⒊ 指青蛙。

《中国谚语资料·农谚》:“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把衣袒,九九八十一,海马跳出青水泥。”

海马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生活于海中,直立游动。头像小马,尾巴似象鼻,嘴呈管状。全身包在骨质的环节所形成的硬壳中,尾巴能蜷曲卷物。雄性海马尾部腹面有一孵卵囊,长三、四寸,雌海马产卵于其中,以孵育小海马。在中药里,晒干的海马可当强壮剂。

海马的网络释义

海马 (海洋鱼纲生物)

  • 海马(拉丁学名:hippocampus),是刺鱼目海龙科暖海生数种小型鱼类的统称,是一种小型海洋动物,身长5-30厘米。因头部弯曲与体近直角而得名,头呈马头状而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吻呈长管状,口小,背鳍一个,均为鳍条组成。眼可以各自独立活动。
  • 海马行动迟缓,却能很有效率地捕捉到行动迅速、善于躲藏的桡足类生物,分布在大西洋、欧洲、太平洋、澳大利亚。
  • 海马造句

    在此期间雄海马防止袋中进水并隐藏在海草中。
    雄海马每天会回到雌海马的身边检查她的伴侣和它的蛋,但她不会待时间长,也不会参与孵化。
    看“展昭”何家劲来芳村金海马芝华仕“抢”沙发。
    海马体两个区域间的交流沟通,导致短期记忆转向长期记忆。
    上述结果提示,在海马组织培养中移植的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移行以及苔状纤维的投射方向明显受宿主的影响。
    最近研究发现患者海马齿状回的成年性神经发生明显增强,但功能的重要性还未知。
    她说:细菌或许可以加速动物的学习过程,因为中缝背核刺激脑部叫做海马状突起的区域,正是这片区域控制了空间记忆。
    目的:研究钩藤对癫痫模型海马脑片诱发场电位的影响。
    海马漆出其不意完爆普通墙面漆。
    近日,从海马汽车烟台安达销售服务店获悉,“全能普力马,赤兔赠英雄第二季”即将开启。
    将目光聚焦位置细胞,位置细胞是与行为活动所处位置密切相关并具有复杂锋电位的海马锥体细胞,帮助动物和人类形成心理地图。
    海马结构主要参与情景记忆,可能并不参与情绪加工。
    位置细胞是与行为活动所处位置密切相关并具有复杂锋电位的海马锥体细胞,帮助动物和人类形成心理地图。
    结果发现,在皮质酮的作用下,海马神经细胞膜静息电位幅值明显降低,细胞膜呈去极化。
    虞先生是海马汽车的车主,这辆车是他花八万多元买来的,开了还不到一年,还是八成新的,就被无名大火吞噬了。
    结论:大鼠海马在新生期处在轴突生长旺盛的时期,而在胚胎期和成年期是突触形成和建立的主要阶段。
    本品采用鹿茸,海马,阿胶,牡丹皮,黄氏……,一百药材精制而成,……
    海马结构内含有大量胆碱酯酶阳性染色纤维。
    他认为:海马善于掌握信息,但在某个临界点,就需要把''下载”的信息放到前额叶皮层之中。
    海马体记忆的是纯粹的事实,而杏仁核则保留了伴随事实的情绪“味道”。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