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

hǎi lù [ hai lu]
注音 ㄏㄞˇ ㄌㄨˋ

词语释义

海上航道。

海上行程。

词语解释

  1. 海上航道。

    《南齐书·陈显达传》:“犴噬之刑,四剽於海路;家门之衅,一起於中都。”《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 钱鏐 ﹞始由海路入贡京师。”

  2. 海上行程。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十:“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引证解释

⒈ 海上航道。

《南齐书·陈显达传》:“犴噬之刑,四剽於海路;家门之衅,一起於中都。”
《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钱鏐﹞始由海路入贡京师。”

⒉ 海上行程。

唐李白《古风》之四十:“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

海路的国语词典

海上的航道。

如:「他订不到机位,所以只好由海路返乡。」

海路的网络释义

海路

  • 海路,汉语词语,意思是海上运输的航线。
  • 海路的翻译

    德语: Seeweg (S)​
    法语: route maritime

    海路造句

    陆路阻隔了,海路却是畅通无阻。
    而我就读的学校是我家乡最好的学校,位于上海路,一个漂亮宁静的校园。
    在银海路文化广场前方,有一个美丽的喷泉。每当夜晚,喷泉闪着五彩的光,另人眼花缭乱。
    据黄文明介绍,他将车拦在港区大门口前的路上,但是道路太宽,行凶者的车绕过驶出大门直上后海路,一直朝北面逃跑。
    南海路抢修部分区域停气,管道燃气。
    记者跟随程大亮来到第四大街与北海路交口的一片建筑工地,看到这里正在进行楼房外檐装修,地面上的建筑垃圾没有遮盖,风起时周遭暴土扬尘。
    机缘巧合,张大千生前四处赠与的书画,近日在台北市南海路历史博物馆“碰头”了。
    这个周末的清晨,滨海路上、山海之间,身着各色短袖运动衫的市民络绎不绝,这条景观路被点缀地更加多彩。
    成千上万的外国人正在撤离,主要是通过海路;而许多黎巴嫩人,特别是相对富裕的中产阶级,则通过陆路逃往辟领的叙利亚,和他们一起逃离的还有那些从这片烽火连天的战场回家的海湾地区来的游客。
    告诉你们吧,是几年前一家单位在滨海路边设点养着我,我和其他同伴过着饭来张口的生活,但每天就生活在那么一点大的圈子里,闷得很。
    它的人气究其深因,实与淮海路、南京路迥然有别。
    随后,由于老板不在,饭店员工们未敢对顾客们强制阻拦,眼巴巴地看着十几人沿大学路朝北边的陇海路方向离去。
    得到省交通厅全额资助的跨海大桥北连养马岛,南接滨海路,是养马岛与外界联系的咽喉要道。
    “十一”假期,淮海路上的古今旗舰店老店新开,时尚潮流的店面布局和丰富多彩的产品线一。
    东炮台海滨风景区,坐落在烟台最美丽的滨海路段。
    因瓷器的性质不同于丝绸,不宜在陆上运输,故择海路,这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在月光的照耀下,孩子们在喷泉哪儿尽情的玩耍有的,有的小朋友甚至在喷泉中心,淋湿了衣服,还在笑。整个银海路成了水的世界,孩子们的乐园,使喷泉增添了春意。
    过境车辆和重中型货车可从青礁互通立交开始,绕行角嵩路,经南海路,进入南海三路,再走芦澳路,回到马青路。
    天津开发区南海路道路两侧空中花卉盆景安装完成。
    秋去冬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离通仙城愈来愈近,车上的话题逐渐从各地风情转到了南海路途的艰辛,虽然都是道听途说,但大家说得都是很严肃。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lu]
    部首: 717
    笔画: 13
    五笔: KHT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RMHER
    四角: 6716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3)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人);路次(路途,途中);路村(因道路而形成的村落);路票(通行证);路货(在运输途中的货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走远路,才知道马力的强弱;结交朋友长久,才知人心的善恶)

    (4)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5)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登仕路。——清· 周容《芋老人传》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6) 又如:路子(指门路)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又如: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子);路马(古代天子、诸侯所乘路车的马)

    (9) 君王居住的地方 。如:路门(古代天子宫中最内的门);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路殿(天子诸侯的正殿)

    (10)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11) 又如:路塍(田埂)

    (12)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13) 铁路 。如:路矿(铁路和矿山的合称);路员(铁路上的工作人员)

    (14) 种类;类型 。如:路数(指类型)

    (15) 宋元时行政区域名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16) 又如:路分(宋元时路制的区域范围)

    动词

    (1)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骚》

    (2)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3)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形容词

    (1) 通“露”。裸露 。如:路数(由言行衣着等方面表露出的样子);路宿(露宿)

    (2) 大 。如:路弓(大弓);路台(高大的台)

    英文翻译

    road, path, street; journey

    方言集汇

    ◎ 粤语:l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u6 [东莞腔] lu3 [沙头角腔] lu5 [台湾四县腔] lu5 [宝安腔] lu3 [梅县腔] lu3 [客英字典] lu5 [陆丰腔] lu6 lu5 [客语拼音字汇] l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洛故去聲開口一等luloh/l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