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蛇

hǎi shé [ hai she]
注音 ㄏㄞˇ ㄕㄜˊ

词语释义

爬行动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毒蛇。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体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主要以鱼为食。肉可食并可入药,皮可制革或做琴膜。

词语解释

  1. 爬行动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毒蛇。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体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主要以鱼为食。肉可食并可入药,皮可制革或做琴膜。

引证解释

⒈ 爬行动物。是生活在海洋里的毒蛇。体细长,后端及尾侧扁。体黄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环带55-80个。主要以鱼为食。肉可食并可入药,皮可制革或做琴膜。

海蛇的国语词典

海蛇科的统称。体长三、四尺,头小,眼小,口有毒牙。鼻孔在顶端,尾呈桨状,鼻孔开口于吻背,有瓣膜司开闭,可防止海水入内。

海蛇的网络释义

海蛇 (眼镜蛇科动物)

  • 海蛇,是蛇目眼镜蛇科的一亚科。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它们在海中能驾驭波涛,能潜游水下,能捕捉鱼虾,能生儿育女。在距今7千万至2亿3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晚期,两栖类动物中的一部分终于彻底告别水乡,完完全全在陆上定居了,从而进化为爬行动物——蛇。可是,还有一部分蛇却依然怀恋故乡,再一次返回哺育过它们古老前辈的摇篮,变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海蛇了。
  • 海蛇的翻译

    德语: Seeschlange (S)​
    法语: Hydrophiidae

    海蛇造句

    六条病的海蛇游泳世界七大洋。
    发酵品与生品含有同样的氨基酸成分,海蛇在发酵去腥后,仍保持良好的功效。
    “海蛇”级的指挥台围壳非常巨大,靠近艇首位置,水平舵也采用了围壳舵方式。
    我乘着“海蛇号”在埃瓦胡岛屿做绕行。
    那个海蛇教的总部的黑色宫殿跟这里根本没法比,简直有云泥之差。
    舞蛇灯,唱大戏,四海蛇王来道喜。东海捧出定海针,西海献出玉如意。南海贡颗夜明珠,北海送条美人鱼。四海蛇宫去寻宝,翻江倒海好惬意!春节快乐!
    利维坦出现的形式是一个庞大的海蛇有七头,是男用和女用。
    这海蛇的脑袋前半部细小,呈圆柱形,后半部变粗,海蛇的尾巴不像陆蛇那样细长如鞭,而是侧扁如浆,这样在海中游泳时,可以保证它像船橹那样左右拨水前进。
    这些晶莹剔透的海蛇们据说是水之龙神沙拉萨的子孙。
    海蛇是一种巨大、有鳞的野兽,被它咬住将是致命的不过它不能离开大海。
    波涛在海蛇、腾立的马群和岩石之间剧列地喘着气。
    青环海蛇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
    实验证明,桡脚类动物,腹足纲动物,海胆和海蛇尾在平衡平衡体内值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会损伤它们繁殖与生长的能力。
    雕塑显示了特洛伊祭司拉奥孔和他的儿子被撞死,海蛇死刑。
    六十六条晕船的海蛇游过七个大海。
    第二种是无角的海龙,有时候相仿于一条大海蛇。
    海洋生活给了海蛇很多机警的适应性的挑战。
    群蛇迎春好运降,蛇凤呈祥拜年忙。金蛇路过富满堂,银蛇镇守保健康。海蛇助你事业旺,鱼蛇送你粮满仓。飞蛇冲天福运长,瑞蛇祝你更吉祥!
    显然,野生动物正在死去,即使没有数千只,也有数百只海豚、海鸟和海蛇正在遭受毒油的伤害。”卢埃林说。
    萨尔托海蛇绿岩由稀土和微量元素图解表明属岛弧型蛇绿岩,与地质背景一致。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shé,yí [she,yi]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PX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JP
    四角: 53112

    详细解释

    shé

    名词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一般地吞食);蛇蜕(蛇所脱下的皮);蛇解(即蛇脱皮);蛇入鼠出(比喻行动隐秘);蛇行鼠步(形容胆小谨慎);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蟠蚓结(比喻互相勾结);蛇心佛口(喻指假冒伪善、内心狠毒而表面和善);蛇雀之报(自述感恩图报的词语。即视己为蛇、雀而报恩)

    (4) 象征国君、君子等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如先君之数。——《左传》

    (5) 十二生肖之一,配地支的“巳” 。如:蛇年(即巳年)

    形容词

    (1) 形状像蛇的;似蛇状的 。如:蛇弓(弓名);蛇丹(中医病名。皮肤上潮红疱疹簇集,形成带状如蛇,因名蛇丹);蛇矛(古兵器名。状如蛇的长矛)

    (2) 另见

    (1) ——见“委蛇”( wēiyí)

    (2) 另见 shé

    英文翻译

    snake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se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2 ji2 [梅县腔] sha2 [海陆丰腔] sha2 ri2 [东莞腔] sa2 [沙头角腔] sa2 [陆丰腔] sha3 [客英字典] sha2 ji5 [宝安腔] sa2 [客语拼音字汇] sa2 y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弋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jĭeje

    海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