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

hǎi nà [ hai na]
繁体 海納
注音 ㄏㄞˇ ㄋㄚˋ

词语释义

喻容受量大。

谓广泛采纳。

词语解释

  1. 喻容受量大。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 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太史听鼓而论功,司马张旃而赏获。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中:“ 韩公 曰:‘史官,国之枢机也。其如海纳之醉乎?’”

  2. 谓广泛采纳。

    唐 陆贽 《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輟沐吐哺,虚襟坦怀;海纳风行,不疑不滞。”

引证解释

⒈ 喻容受量大。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太史听鼓而论功,司马张旃而赏获。上则云布雨施,下则山藏海纳。”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韩公曰:‘史官,国之枢机也。其如海纳之醉乎?’”

⒉ 谓广泛采纳。

唐陆贽《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輟沐吐哺,虚襟坦怀;海纳风行,不疑不滞。”

海纳的网络释义

海纳

  • 海纳,男,德国人,出生于1961年10月3日,是一名足球运动员。
  • 海纳造句

    母亲是海,海纳百川有体贴、有包容、有深度无私奉献、鞠躬尽萃母亲不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小爱、大爱、博爱的不同境界。
    茵加登在考察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时,明确提出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对象”,杜夫海纳则把审美对象看作是一个“纯粹知觉对象”。
    李世民即位唐太宗以后,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使他以大国的气势能够从容自如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
    四周气流急速涌动如百川归海纳入叶灵鸢浑然剑式,随后长剑虚点,滂湃剑气急吐而出。
    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存在的时间性主要指“人的历史时间”。
    人家要杀他,他还宽宏大度,放过人家,不追究责任,这得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具有海纳百川的丰富内蕴和眩眼的魅力,成为世界园林的奇葩。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心胸;博大是一种雄壮阔达的气度;博大是一种高远无尽的境界。
    人欢马叫新年到,龙飞蛇舞天马报。人添寿龄日增辉,长江黄河乐淘淘。龙马精神来发扬,建设祖国热情涨。愿你马年财运通,四海纳财当富商。多做贡献!
    海纳百川,包罗不尽父母的关爱;引吭高歌,唱不完儿女感恩的心态。无尽的关怀,从小到大一如既往;无休的爱,默默付出源远流长。爱根植在孩子的心上,祝愿父母生日快乐,永远幸福安。
    文明信仰,志向远大;文明胸怀,海纳百川;文明精神,豪情满怀;文明情怀,关爱互助;文明诚信,正气扬帆;文明作为,精彩璀璨。
    在下佩服莫大侠海纳百川、明月入怀之气魄,故而直言。
    男人心胸应宽广,海纳百川度量大。艰难险阻放心上,有苦有累自己扛。妻儿任性能容下,爱护家庭勇担当。男人节到了,祝天下所有男人快乐健康!
    即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对儿女无私的关爱…
    爱,乐于助人;爱,积德行善;爱,孝赡父母;受,尊敬师长;爱,海纳百川;爱,春风送暖;爱,为民奉献;爱,报效家园:修身律己,大爱无疆!
    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博大是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博大是大爱无疆的精神。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山撑天地,海纳百川。
    龙飞凤舞极尽文字之美,字正腔圆恍若天籁之音,行云流水写尽天下万物,海纳百川包容世间苍生。国际母语日,最美中国话,最强中国音,胸怀赤子心,昂首中国人!
    大敞襟怀,海纳百川迎远客;高扬旗帜,龙腾万里舞长风。横批:开放包容。
    广州海纳亿元正式入主中科健。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n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MWY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OB
    四角: 2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3)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4)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6)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9)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10)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11)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12)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13)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14)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15)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6) 用同“捺”

    (17) 按下。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8) 低,低下。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9)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20)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21)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英文翻译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p6

    宋本广韵

    海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