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

hǎi bá [ hai ba]
注音 ㄏㄞˇ ㄅㄚ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海拔 hǎibá

(1) 超出海平面的高度

elevation;height above sea level

(2) 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

altitude

词语解释

  1. 陆地或山岳高出平均海面的高度。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这儿属于亚热带,但又坐落在 云贵高原 上,正当着 喜马拉雅山 的 横断山脉 ,海拔相当高。” 徐迟 《黄山记》二:“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一八六○公尺的 莲花峰 。”

引证解释

⒈ 陆地或山岳高出平均海面的高度。

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这儿属于亚热带,但又坐落在云贵高原上,正当着喜马拉雅山的横断山脉,海拔相当高。”
徐迟《黄山记》二:“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拔一八六〇公尺的莲花峰。”

海拔的国语词典

以海平面为基准来度量陆地或山岳等所得的高度,为陆地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如:「玉山高度为海拔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是台湾第一高峰。」

海拔的网络释义

海拔 (地理学名词)

  • 海拔(Elevation),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海拔的起点叫海拔零点或水准零点,是某一滨海地点的平均海水面。它是根据当地测潮站的多年记录,把海水面的位置加以平均而得出的。
  • 海拔 (汉语词语)

  • 海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ǎi bá,是指超出海平面的高度。
  • 海拔的翻译

    英语: height above sea level, elevation
    德语: (Höhe)​ über dem Meeresspiegel (S, Geo)​
    法语: altitude

    海拔造句

    我们就是要在这人烟稀少的戈壁滩上,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
    允许持有对应设备的用户来确定精确的时间、速度、经纬度以及海拔,而误差只有几米。
    由于气候温和、海拔高度适中,花卉栽培成为埔里的新兴产业。
    这一型中华白蛉的比例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大。
    文章认为,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密度降低,对烧成系统各部分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影响较小的可不改变原系统内各种设备的规格。
    有一种惦念,始终为你踮起脚尖,虽然这并不起眼,却是我能企及你的,最高海拔了。
    如果你从中间的鞍点开始,观察图像,并且试图总是呆在同一海拔。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英尺,人们在攀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如脑水肿或肺气肿之类的致命问题。
    由于她平均海拔在米以上,光影变幻,气象万千,使得这里的风光更为神奇。
    山背花瑶梯田位于湘西雪峰山北麓,溆浦县境内,为我国海拔最高的梯田之一。
    统计结果和实测资料的比较以及统计分析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高原地区的气温、地面温度和它的年较差与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长颗脑袋不是为了给你增加海拔的。苗亦有秀。
    独特之处:尽管该地区属于山地地形,但通过圣哥达基地隧道的火车在整个行程中几乎处于同一海拔高度。
    这座海拔四千五百多公尺的高峰,么多峻峭,多么威武。
    北岳恒山是五岳中海拔最高的,以其悬岩峭壁而著称。
    果洛州平均海拔四千多米,整个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工厂,是什么吸引着如此庞大的民工队伍?
    信息时报日本火山喷发时堆出的小岛海拔只有几米高,若喷发停止,该岛可能渐渐被海浪冲蚀消失,也可能永久保留下来。
    崇光石二号:我来自神秘的青藏高原,生活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大山里。
    随海拔的上升,两山体乔木的最大树高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表现出丰产、稳产、中早熟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中高海拔地区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ba]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D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IKE
    四角: 53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犮( )声。本义:拔起,拔出)

    (2) 同本义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3) 又

    拔剑切而啖之。

    (4)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6) 选拔;提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

    (7) 又如:拔用(提拔任用);拔补(提拔补官);选拔(挑选);提拔(挑选人员任更高职)

    (8) 突出;超出

    势拔五岳掩赤城。——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9) 又如:拔绝(卓越);出类拔萃(才能出众)

    (10) 突起

    皆峭拔险怪。——宋· 沈括《梦溪笔谈》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1) 又如:挺拔(直立而高耸);拔立(耸立;挺立)

    (12) 脱身;脱离,摆脱 。如:拔哨(偷偷溜走);拔身(脱身);拔不出腿(事多摆脱不开)

    (13) 攻取

    拔石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拔赵。——《史记·魏公子列传》

    (14) 又如:拔城;连拔敌人四个据点

    (15) 移动

    亮拔县千余家。—— 罗贯中《三国演义》

    (1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它变凉 。如:把西瓜放在水里拔一拔

    (17) 吸出 。如:拔火罐;拔毒

    英文翻译

    uproot, pull out

    方言集汇

    ◎ 粤语:bat6
    ◎ 客家话:[东莞腔] pat8 [台湾四县腔] pat8 bat8 [梅县腔] pat8 [海陆丰腔] pat8 bat8 [客英字典] pat8 [宝安腔] pat8 [客语拼音字汇] bad6 pad5 pad6 [陆丰腔] pat8 [沙头角腔] pat8
    ◎ 潮州话:buak8[潮州]buêk8 ,bo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越月合入聲合口三等byat/bvatbʰĭwɐt

    海拔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