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扇

hǎi shàn [ hai shan]
注音 ㄏㄞˇ ㄕㄢˋ

词语释义

海生扇贝科动物。栖海底,常伏于沙面,有时扇动其壳打水而斜跳水中。

词语解释

  1. 海生扇贝科动物。栖海底,常伏于沙面,有时扇动其壳打水而斜跳水中。

    明 镏绩 《霏雪录》:“海中有甲物如扇,其文如瓦屋,惟三月三日潮尽乃出,名海扇,一名车渠,作杯,盛酒过满不溢。” 胡怀琛 《春日寄家兄闽中》诗:“海扇占春信,仙芽问 武夷 。”

引证解释

⒈ 海生扇贝科动物。栖海底,常伏于沙面,有时扇动其壳打水而斜跳水中。

明镏绩《霏雪录》:“海中有甲物如扇,其文如瓦屋,惟三月三日潮尽乃出,名海扇,一名车渠,作杯,盛酒过满不溢。”
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诗:“海扇占春信,仙芽问武夷。”

海扇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刺胞动物门珊瑚纲柳珊瑚目柳珊瑚属。由圆柱形固著生活的水螅体组成,水螅体组成扇状群体,故称为「海扇」。活体呈红、黄或橙色,伸出的触手组成一个捕食浮游生物的网。扇形的群体多向横截水流的方向生长,以增加捕食的机会。可见于各大洋的浅水中,以佛罗里达、百慕达和西印度群岛的大西洋沿岸最多。

海扇的网络释义

海扇

  • 海扇属于双壳纲软体动物。它的壳由两个瓣膜形成。这两个瓣膜由一个相互连接的铰和部形成的关节相连,通过特殊的肌肉,这两个瓣膜可以关得很牢,也可以打开来伸展它们的身体部分。海扇通过过滤得到水中的食物微粒,并以这些微粒为食。它们没有头,因此可以通过这个特点,把它们同其他的软体动物区别开来。海扇一般生活在海底的细沙中,喜欢把身体埋在沙子里。
  • 海扇造句

    巨大的珊瑚山看起来就像一座水底公园,引以为豪的海扇和海绵闪耀出紫色的,橙色的和其它令人惊羡的色彩和形状。
    接近海扇的时候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一定要注意脚蹼停留的地方,不要伤害其他的海底生物。
    据报导,贻贝和海扇的加工活动在增加,主要是为了多争取一些库存,以便应付可能的缺货。
    珊瑚,海扇,海百合以及海绵层层簇拥形成了印尼土康比西群岛海域珊瑚礁景观。
    “拉丁语会为你们打开许多扇门”,海说,“即使你碰到从未见过的词,你也能猜出它的意思。”
    深水区储层至少有三套,始新世陆相地层、下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地层和上新统及其以上海相深水扇。
    鸿海精密及其在深圳的巨大工厂为人们了解颇为神秘的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扇窗口。
    鸿海精密及其在深圳的巨大工厂为人们瞭解颇为神秘的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扇窗口。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shàn,shān [shan]
    部首: 413
    笔画: 10
    五笔: YNND
    五行:
    仓颉: HSSMM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shān

    动词

    (1) 摇扇

    吹,扇助也。——《方言十二》

    艳妻扇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毛本作煽。

    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西游记》

    (2) 又如:扇风(摇扇以生风);扇暍(传说周武王曾替中暑人扇风取凉);扇枕温衾(对父母老人极尽孝道之意)

    (3) 以掌批面 。如:扇耳光;扇了几巴掌

    (4) 施展

    宋官御史,坐行赇免,居林下,大扇威虐。——《聊斋志异》

    动词

    (1) 煽动、鼓动

    奸谄颇相扇构。——《晋书·谢安传》

    (2) 又如:扇构(煽动众人借机迫害);扇诱(煽惑引诱);扇惑(煽动蛊惑);扇聚(煽动纠合)

    (3) 振翼欲飞 。如:扇动(指鸟禽飞虫鼓翅);扇翅(振翅)

    (4) 起,吹 。如:扇风(起风,鼓风)

    (5) 宣扬;传播 。如:扇扬(宣扬,张扬);扇和(宣扬附和)

    (6) 遮蔽 。如:叶死不扇(树叶枯死,不会遮阴)

    (7) 泛指兴起、发生

    云雷方扇,鞠义旅以勤王。——《梁书》

    (8) 扑打

    忽有皂雕,飞起直来台上扇妲己。——《武王伐纣平话》

    形容词

    (1) 炽盛。通“煽”

    阎妻骄扇,日以不臧。——《汉书·谷永传》

    逮乎江左,此道弥扇。——《梁书·谢举传论》

    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北史》

    (2) 另见 shàn

    shàn

    名词

    (1) (会意。从户从翅省。户,单扇门;从翅,像鸟的翅膀,可以张合。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扇,扉也。门两旁如羽翼也。——《说文》

    乃修阖扇。——《礼记·月令》。注:“用竹葦曰扇。”

    (3) 又如:扇板(门板);扇扉(门扇);窗扇;隔扇;火狐皮帽的耳扇

    (4) 扇子

    箑,自关而西谓之扇。——《方言五》。按,即菨也。

    盖以杨门之扇。——《吕氏春秋》。注:“屏也。”

    有蒲葵扇五万。——《晋书·谢安传》

    (5) 又如:芭蕉扇;羽毛扇;蒲扇;电扇;扇市(以出售扇子等夏季用品为主的市集);扇拂(拂除灰尘的扇子);扇坠(悬于扇柄的饰物);扇月(圆月。以其如团扇,故称)

    (6) 古代仪仗中障尘蔽日的用具,也叫“障扇”或“掌扇” 。如:扇莨( -làng)(古仪仗中伞的曲盖);扇伞(仪仗所用的长柄掌扇和伞盖)

    (7) 毛巾、盖头之类织品

    候扇举而清叫,野闻声而应媒。——《文选·潘岳·射雉赋》

    量词

    (1) 用于门、窗等扁形器物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一扇门;两扇窗

    动词

    (1) 遮蔽

    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生。——贾思勰《齐民要术》

    (2) 用同“骟”。割去马的睾丸或卵巢 。如:扇马(阉割过的马)

    (3) 另见 shān

    英文翻译

    fan; door pane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 客家话:[梅县腔] shan5 [东莞腔] sen5 [客英字典] shen5 [宝安腔] se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4 xian4 [沙头角腔] sien5 [海陆丰腔] shan5 [陆丰腔] shan5 [台湾四县腔] san5
    ◎ 潮州话:sin3(sìⁿ) , siang3(siàng) [潮州]siêng3(siè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ɕĭɛnsj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