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塘

hǎi táng [ hai tang]
注音 ㄏㄞˇ ㄊ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海塘 hǎitáng

(1) 沿海而筑的防潮堤坝

seawall;sea enbankment

词语解释

  1. 防海潮、护农田的堤防。

    《宋史·河渠志七》:“ 盐官县 海塘衝决,命 淛西 提举 刘垕 专任其事。”《元史·河渠志二》:“ 江浙 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作竹籧篨,内实以石,鳞次垒垒,以御潮势。”

引证解释

⒈ 防海潮、护农田的堤防。

《宋史·河渠志七》:“盐官县海塘衝决,命淛西提举刘垕专任其事。”
《元史·河渠志二》:“江浙省并庸田司官修筑海塘,作竹籧篨,内实以石,鳞次垒垒,以御潮势。”

海塘的国语词典

滨海地区防御潮患的堤防。

海塘的网络释义

海塘

  • 沿海岸以块石或条石等砌筑成陡墙形势的挡潮、防浪的堤,又称为陡墙式海堤。
  • 海塘是人工修建的挡潮堤坝,亦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重要屏障。海塘的历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
  • 海塘的翻译

    德语: Küstendeich (S)​
    法语: digue

    海塘造句

    根据现有规范公式计算的海塘越浪量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它主要来自越浪量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
    于是,他着手在城南镇国庆塘及滨海镇、箬横镇沿海海塘进行大棚抗台风矮化栽培试验。
    劳均灿此次防汛防台过程中,海塘、水库等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把这段河江隔成东西二湖,因沿着海塘而成称为塘下湖。
    海塘的建设、岁修和养护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潮水如此冲刷,海塘若不牢加修筑,百姓田庐坟墓不免都被潮水卷去。
    钱塘江海塘为钱塘江河口防洪、潮江堤的习称,从土塘到石塘到现代标准海塘,历经两次大的飞跃。
    这部分是上海市和浙江省的海堤调研,包括新建保护上海市区的黄埔江防汛墙和钱塘江涌潮区的海塘与围垦海堤。
    海塘、潮田虽与海洋有关,实为陆地农业服务。
    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厪念海塘,特幸寺中,亲登塔顶,悉江流之曲折……海若不惊,圣情悦豫,爰亲洒,辰翰为文,以纪盛事焉。
    也是同年,东海塘南片工程完成合龙。
    因此,对重要海塘的越浪量进行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还组织海塘外、非标准海塘内、滩涂养殖场、危房内、渔船上等各类危险地段人员实施梯次转移。
    但是由于海涂地质形成的特殊性,涂面通常由淤泥、淤泥质粘土组成,且厚度大,这极大的影响了海塘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使得围垦工程的建设难度加大。
    村庄正面是大田畈,田畈外面有老海塘,老海塘外面还有新田畈和新海塘,新海塘外面才是海涂和海洋。
    海塘下轰隆轰隆地腾起了喊杀声。
    台州市椒江外沙海塘因历史原因长期存在渗漏现象。
    按照建设、岁修和养护责任,海塘分为公用岸段海塘和专用岸段海塘。
    万立方米,建成普陀县第一标准海塘。
    而王亶望被吓着了,生怕龙颜不悦,于是做出了一个“将功补过”的惊人决定奏请捐出五十万两银子,用于修建海塘工程。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3
    五笔: FYVK
    五行:
    仓颉: GILR
    四角: 4016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唐声。本义:堤岸)

    (2) 同本义

    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

    (3) 又如:塘岸(堤岸);塘埝,塘埭(塘坝);塘堰(小型蓄水工程。现指塘坝);塘坟(近海盐区无山地,盐民死后在海堤下掘一缺口将棺材埋入);塘丁税(水利税)

    (4) 方形水池 中古时圆的叫池,方的叫塘

    下者飘转沉塘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杜甫《和裴迪登新津寺》

    (5) 如:塘池(池塘);泥塘(烂泥淤积的洼地);苇塘;塘坳(池塘;低洼地);塘泥

    (6) 小坑 。如:火塘。又特指点播旱地作物的窝子。如:打塘点播;包谷一塘也没有点下去

    (7) 驿站关卡 。明、清驻军警备的较小辖地,比“汛地”小。如:塘报(紧急情报;清代的邸报。由驻京堤塘武官抄录上谕送往本省的通报);塘卒(驿站兵);塘汛(关卡)

    英文翻译

    pond; tank; dike, embank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东莞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宝安腔] tong2 [梅县腔]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eng5(tn̂g)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

    海塘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