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劈牛耶

hǎi pī niú yē [hai pi niu ye]

词语释义

就是新年快乐的意思。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pī,pǐ [pi]
部首: 207
笔画: 15
五笔: NKUV
五行:
仓颉: SJSH
四角: 7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辟声。本义:破开;分割)

(2) 同本义

劈,破也。——《说文》

劈,分也。——《广雅》

劈,剖也。——《埤苍》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劈心(剖心);劈半儿(分做两半);劈拉(成八字分开);劈笺(裁纸);劈空(划破长空)

(4) 俗称雷击为“劈” 。如:劈雷(打雷)

(5) 正对着; 冲着

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水浒传》

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

(6) 又如:劈心(对准心口);劈腰(当腰,正对着腰);劈脊(正对着脊背);劈口(正对着嘴);劈头劈脸(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劈先里(首先;开头);劈头(立即;马上);劈空(突然;忽然)

(7) 辨

举其理,则皆谟明渊沉,剖微穷深,劈析是非,校度古今。——唐· 柳宗元《答问》

名词

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截面呈三角形,木工、金工用的楔子和刀、斧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是劈 。如:尖劈

形容词

(1) 〈方〉

(2) 不能自持 。如:高兴劈了;喜欢劈了

(3) 嘶哑 。如:嗓子劈了

(4) 另见

动词

(1) 把绳股分开以拆散 。如:把绳子劈成三股

(2) 剥…;摘叶子 。如:劈白菜帮子

(3) 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如:劈拉(两腿叉开)

(4) 〈方〉∶说

不要怪我劈直话。——周立波《山乡巨变》

(5) 另见

英文翻译

cut apart, split, chop

方言集汇

◎ 粤语:pek3 pek6 pi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ak7 [东莞腔] piak7 [客英字典] piak7 [台湾四县腔] pit7 piak7 [梅县腔] piak7 bit7 tiap8 [宝安腔] piak7 [客语拼音字汇] mag5 piag5 [海陆丰腔] pit7 piak7
◎ 潮州话:pêg4 (p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phekpʰiek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yé,yē [ye]
部首: 605
笔画: 8
五笔: BB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SJNL
四角: 1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耶稣或耶稣教的简称

佛生最先, 孔次之, 耶又欢之。—— 谭嗣同《仁学》

(2) 译音用字 。如:耶和瓦(耶和华)

(3) 另见

助词

(形声。从耳,邑(右耳旁是“邑”的变形)声。不详) 本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

为一郎僮耶。——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史公果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抑未死耶。

岂可近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不久死耶。

捋虎须耶。

过实耶。——清· 周容《芋老人传》

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人诟詈耶。——《明史》

名词

父亲。后作“爷”

今人不以贵贱呼父皆为耶,盖传袭已久矣。——宋· 程大昌《演繁露》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耶名。——《古文苑·木兰诗》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

耶耶(父亲;祖父);耶娘(父母。后多作“爷娘”)

助词

(1) 用于句末或句中,表示疑问、提顿、反问、选择、测度、判断、感叹等。如:耶乐(叹词。如说啊呀);耶耶(叹词。表示惊讶); 耶许(象声词。本为劳动时众人齐发的声音。引申为有齐声共叹之义);耶禹(如耶许);耶耶乎(方言。有随便、马虎、不负责、不高明等意);耶揄(揶揄。耍笑、嘲弄)

(2) 另见

英文翻译

used in translite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e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a2 ja1 [客语拼音字汇] ya2 [沙头角腔] ja2 [东莞腔] ja2 [海陆丰腔] ra2 ra1 [梅县腔] ja2 [宝安腔] ja2 [客英字典] ja2 ja1 [陆丰腔] ja1
◎ 潮州话:ê1(e) ia5 ê5(îa ê)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遮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jaj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