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呢

hǎi jūn ne [ hai jun ne]
注音 ㄏㄞˇ ㄐㄨㄣ ˙ㄋㄜ

词语释义

又称为细制服呢,是粗纺制服呢类中品质最好的一种, 所用原料质量好,呢身平挺细洁。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又称为细制服呢,是粗纺制服呢类中品质最好的一种, 所用原料质量好,呢身平挺细洁。海军呢Novycloth是由于大多为做海军制服而得名,世界各国海军多用此类粗纺毛织物做军服。该织物还适宜于做秋冬季各类外衣,如中山装、军便装、学生装、茄克、两用衫、制服、青年装、铁路服、海关服、中短大衣等。

海军呢的网络释义

海军呢

  • 又称为细制服呢,是粗纺制服呢类中品质最好的一种, 所用原料质量好,呢身平挺细洁。海军呢Novycloth是由于大多为做海军制服而得名,世界各国海军多用此类粗纺毛织物做军服。该织物还适宜于做秋冬季各类外衣,如中山装、军便装、学生装、茄克、两用衫、制服、青年装、铁路服、海关服、中短大衣等。
  • 海军呢造句

    海军舰艇顶着狂风巨浪驶向求救的客轮。
    相里鼓起嘴,有点象青蛙,难怪他是海军呢!高成有的没的想的,咦,他突然想到一件事,凌厉的眸光立即射向了燕王春。
    一件是用灰色昧叽布做的夹大衣,春秋穿;一件是浅青色海军呢大衣,冬天穿。
    你是刚才的那位修神者吧,胡海军呢?怎么不让他出来说话。
    难道是海贼王的世界么,如果是海贼王的世界的话,老子可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怎么能做海军呢?
    他们在香波地群岛,正在骚扰海军呢。
    对、对,我的军舰,那我得建海军呢!
    而海军呢?虽然齐明浩曾率领鱼雷艇部队给予了日舰队重创,但是因为自身损失惨重,最终不仅没有立功,反而被总司令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各位,也没有忘了我吧,我叶孤城可是今天唯一的一位海军呢。
    死样!波浪卷突然嘎然而止,对面舞池里一个海军呢大衣的长发青年迳直穿过人群,一双部队里才有的军靴,光可鉴人。
    就这胆量还当海军呢?路飞一句话吧克比惊醒了,克比咽咽口水鼓起勇气道亚尔丽塔是最丑最难看的女人。
    刘树芬抱着他,双手抓住郑跃军的藏蓝海军呢大衣,摇晃着,恐惧地叫喊“你快说话呀!你咋啦?啊!”。

    汉字详情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ní,ne [ni,ne]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NXN
    五行:
    仓颉: RSP
    四角: 67012

    详细解释

    ne

    助词

    (1) 用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如:你怎么知道呢?

    (2) 用在反问句末,加强反问 。如:这件事谁不知道呢?

    (3)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对事实的确认或强调 。如:他们都要求比赛呢

    (4)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动作或情况正在继续 。如:他学习呢

    (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如:现在呢,跟过去大不同了

    (6) 另见

    名词

    (1) 人们的悄声细语

    呢,呢喃,小声多言也。——《玉篇》

    (2) 又如:呢呢(絮絮不休貌)

    (3) 燕子鸣声

    燕雏羽弱飞难起,母燕呢喃翔复止。——周士彬《营巢燕》

    (4) 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 。如:花呢;马裤呢;呢羽(泛指毛织品与丝织品)

    (5) 另见 ne

    英文翻译

    interrogative or emphatic final; (Cant.) this

    方言集汇

    ◎ 粤语:ne1 nei1 nei4 n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1 [梅县腔] ni2 [宝安腔] li1 [客英字典] ni2 [陆丰腔] ni3 [客语拼音字汇] ne1 ni1 [海陆丰腔] ni2 ni5 ne2 ne5 [台湾四县腔] ni2 ne2
    ◎ 潮州话:ni5(nîⁿ) ni1(n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夷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nrii/nyɳ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