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

hào dàng [ hao dang]
繁体 浩蕩
注音 ㄏㄠˋ ㄉㄤ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浩荡 hàodàng

(1) 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青冥浩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浩荡的长江
vast and mighty

词语解释

  1. 水壮阔貌。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二:“洪流何浩荡,脩芒鬱苕嶢。” 宋 司马光 《留别东郡诸僚友》诗:“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清 钱谦益 《彭城次坡韵》之四:“掉头终拟随公等,浩荡春波戏白鸥。”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觉悟》:“浩荡的江水奔到 鸡头山 下,碰到岩壁下,卷起巨大的漩涡。”

  2. 广大旷远。

    《楚辞·九歌·河伯》:“登 崑崙 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 仇兆鳌 注:“浩荡,旷远也。” 金 元好问 《西楼曲》:“去年与郎西入 关 ,春风浩荡随金鞍。”《红楼梦》第十八回:“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二:“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3. 犹荒唐。

    《楚辞·离骚》:“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姜亮夫 校注:“浩荡,犹今言荒唐耳,一声之转也。”

  4. 无常不定。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

引证解释

⒈ 水壮阔貌。

晋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二:“洪流何浩荡,脩芒鬱苕嶢。”
宋司马光《留别东郡诸僚友》诗:“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清钱谦益《彭城次坡韵》之四:“掉头终拟随公等,浩荡春波戏白鸥。”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觉悟》:“浩荡的江水奔到鸡头山下,碰到岩壁下,卷起巨大的漩涡。”

⒉ 广大旷远。

《楚辞·九歌·河伯》:“登崑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
仇兆鳌注:“浩荡,旷远也。”
金元好问《西楼曲》:“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
《红楼梦》第十八回:“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
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二:“喜东风浩荡海天宽,西风落。”

⒊ 犹荒唐。

《楚辞·离骚》:“怨灵脩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姜亮夫校注:“浩荡,犹今言荒唐耳,一声之转也。”

⒋ 无常不定。

南朝梁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

浩荡的国语词典

广博浩大的样子。

浩荡的网络释义

浩荡

  • 浩荡,汉语词汇。
  • 拼音:
  • 释义:1、形容水势汹涌壮阔。2、广大旷远。3. 犹荒唐。4. 无常不定。
  •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
  • 浩荡造句

    长江的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
    只见他在前面振臂一呼,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开始出发了。
    海水浩浩荡荡的激打着海岸。
    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走过天安门广场。
    我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渡过长江后,南京守敌望风披靡。
    一眼望去,无穷无尽,简直象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庆祝国庆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刘邓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通过主席台。
    江阴县城以北不远,就是浩浩荡荡的大江。
    在浩荡的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
    那黄河水势浩荡,向东急流。
    长江和黄河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我不管那些,只站在船头望望江上的浩浩荡荡的洪涛。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主席台前走过。
    黄河之水浩浩荡荡流入大海。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通过大街。
    星期天,全校同学排着队,浩浩荡荡地前往农场参加义务劳动。
    九曲黄河浩浩荡荡,气势磅礴地流向大海。
    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金水滩,再过几年,这里将建成一座大型水电站。

    汉字详情

    hào [hao]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HGR
    四角: 341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2) 同本义

    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

    浩,遶也,水大也。——《字林》

    浩,浩流也。——《广雅》

    浩浩沅湘。——《楚辞·怀沙》

    浩浩瀚瀚。——《淮南子·俶真》

    曰浩泽。——《淮南子·地形》

    (3) 又如:浩波(大波,洪波);浩汗(浩浩,浩然,浩瀚。水盛大的样子);浩洋(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

    (4) 广远;盛大

    浩浩,滔天。——《书·尧典》。传:“盛大。”

    陈竽瑟兮浩倡。——《楚辞·东皇太一》。注:“大也。”

    (5) 又如:浩壤(广阔的土地);浩渺(广阔无边);浩然(盛大纯一的样子;不可堵塞的样子;浩然之气的省称);浩烦(浩大繁多);浩滂(盛大)

    (6) 丰富,众多

    丧祭有余曰浩。——《礼记·王制》。注:“犹饶也。”

    (7) 又如:浩博(广大众多);浩漫(众多的样子;广阔的样子);浩穰(盛大众多的样子);浩侈(繁多)

    (8) 远;无边无际

    心飞扬兮浩荡。——《楚辞·河伯》。注:“志放貌也。”

    (9) 又如:浩乎无际(广大无际);浩浩漫漫(大雾无边无际)

    (10) 通“傲”。傲慢

    浩倨者则不亲。——《孔子家语·三怨》

    (11) 又如:浩居(浩裾,浩倨。傲倨,怠慢不恭貌)

    英文翻译

    great, numerous, vast, abundant

    方言集汇

    ◎ 粤语:hou5 hou6
    ◎ 客家话:[陆丰腔] hau5 [梅县腔] hau5 hau3 [台湾四县腔] hau1 hau5 [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hau5 [东莞腔] hau3 [客英字典] hau3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ho4
    ◎ 潮州话:h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老上聲開口一等ɣɑughaux/hav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