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初

hào chū [ hao chu]
注音 ㄏㄠˋ ㄔㄨ

词语释义

犹太初。

词语解释

  1. 犹太初。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引证解释

⒈ 犹太初。

唐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浩初的网络释义

浩初

  • 浩初,读音hào chū,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犹太初。
  • 汉字详情

    hào [hao]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HGR
    四角: 3416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2) 同本义

    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

    浩,遶也,水大也。——《字林》

    浩,浩流也。——《广雅》

    浩浩沅湘。——《楚辞·怀沙》

    浩浩瀚瀚。——《淮南子·俶真》

    曰浩泽。——《淮南子·地形》

    (3) 又如:浩波(大波,洪波);浩汗(浩浩,浩然,浩瀚。水盛大的样子);浩洋(水流广阔洪大的样子)

    (4) 广远;盛大

    浩浩,滔天。——《书·尧典》。传:“盛大。”

    陈竽瑟兮浩倡。——《楚辞·东皇太一》。注:“大也。”

    (5) 又如:浩壤(广阔的土地);浩渺(广阔无边);浩然(盛大纯一的样子;不可堵塞的样子;浩然之气的省称);浩烦(浩大繁多);浩滂(盛大)

    (6) 丰富,众多

    丧祭有余曰浩。——《礼记·王制》。注:“犹饶也。”

    (7) 又如:浩博(广大众多);浩漫(众多的样子;广阔的样子);浩穰(盛大众多的样子);浩侈(繁多)

    (8) 远;无边无际

    心飞扬兮浩荡。——《楚辞·河伯》。注:“志放貌也。”

    (9) 又如:浩乎无际(广大无际);浩浩漫漫(大雾无边无际)

    (10) 通“傲”。傲慢

    浩倨者则不亲。——《孔子家语·三怨》

    (11) 又如:浩居(浩裾,浩倨。傲倨,怠慢不恭貌)

    英文翻译

    great, numerous, vast, abundant

    方言集汇

    ◎ 粤语:hou5 hou6
    ◎ 客家话:[陆丰腔] hau5 [梅县腔] hau5 hau3 [台湾四县腔] hau1 hau5 [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hau5 [东莞腔] hau3 [客英字典] hau3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ho4
    ◎ 潮州话:h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老上聲開口一等ɣɑughaux/hav
    chū [chu]
    部首: 525
    笔画: 7
    五笔: PUV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H
    四角: 3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2) 同本义

    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说文》

    初,舒也。——《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

    初吉终乱。——《易·既济》

    名曰初虑。——《易·书大传》

    我生之初。——《诗·王风·兔爰》

    初疾畏惊,见鬼之来。——《论衡·订鬼》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初岁(年初);初枯(秋季里植物开始枯萎);初头(起初;开头);初化(变化之始);初末(始末)

    (4) 本原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

    (5) 姓

    形容词

    (1) 表示次序居第一 。如: 初度(生日);初鼓(一更);初入芦苇(比喻初入仕途);初民(上古时代的百姓)

    (2) 本,本来的 。如: 初愿;初志;初心(本意,最初的心意)

    副词

    (1) 往昔;当初

    初,郑武公娶于 申。——《左传·隐公元年》

    初,鲁肃闻 刘表卒,言于 孙权。——《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2) 表示时间、频率,相当于“才”、“刚刚”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李渔《芙蕖》

    (3) 又如:初生(刚刚出生);初凉;初寒

    (4) 全;本来就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后汉书》

    前缀

    (1) 加在“一”至“十”的前面,表示农历一个月前十天的次序

    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三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初十

    英文翻译

    beginning, initial, primary

    方言集汇

    ◎ 粤语:c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1 co1 [客英字典] cih1 co1 [陆丰腔] co1 [梅县腔] ze1 co1 [东莞腔]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o1 [宝安腔] co1 [沙头角腔] co1 [海陆丰腔] cu1 c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居平聲開口三等ʧʰĭochrio/ch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