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测验
(1) 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考查
词语解释
测量检验。
前蜀 杜光庭 《贺太阳合亏不亏表》:“今月一日丁未巳时四刻太阳合亏于軫宿十一度,至未时四刻復圆。今测验不亏者,日华腾景,君德齐尊,超术歷而不亏,彰睿明之通感。” 宋 欧阳修 《答宋咸书》:“天日之高,以其下临于人者不远,而自古至今,积千万人之智测验之,得其如此。” 郁达夫 《蜃楼》六:“体热测验之后, 逸群 将过去的症状和这番的打算来 杭州 静养,以及在不意之中受了风寒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
以一定标准考查人的能力或成绩。
老舍 《离婚》第七:“在入小学第一年的时候, 张大哥 便托校长的亲戚去给报名,因为这么办官样一些,即使小学的入学测验不过是那么一回事。”
引证解释
⒈ 测量检验。
引前蜀杜光庭《贺太阳合亏不亏表》:“今月一日丁未巳时四刻太阳合亏于軫宿十一度,至未时四刻復圆。今测验不亏者,日华腾景,君德齐尊,超术歷而不亏,彰睿明之通感。”
宋欧阳修《答宋咸书》:“天日之高,以其下临于人者不远,而自古至今,积千万人之智测验之,得其如此。”
郁达夫《蜃楼》六:“体热测验之后, 逸群将过去的症状和这番的打算来杭州静养,以及在不意之中受了风寒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
⒉ 以一定标准考查人的能力或成绩。
引老舍《离婚》第七:“在入小学第一年的时候, 张大哥便托校长的亲戚去给报名,因为这么办官样一些,即使小学的入学测验不过是那么一回事。”
测验的国语词典
以一定标准测量能力或成绩的方式。
如:「智力测验」、「学科测验」。
测验的网络释义
测验
测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2) 度量;测量
测,深所至也。——《说文》
测土深。——《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
穷高极远,而深深厚。——《礼记·乐记》。疏:“知也。”
毋测未至。——《礼记·少仪》。注:“意度也。”
抑欲测吾心也。——《国语·晋语》。注:“度也。”
大不可量,深不可测。——《韩非子·主道》
(3) 又如:测海(测量海水的深浅。比喻浅薄无知);测景(度量日影);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测定土地的广狭、高低);测步(测量)
(4) 观测,观察
夜则测阴,昼则测阳。——《太玄经》
(5) 又如:测天(观测天文)
(6) 推测、预料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7) 又如:变化莫测;不测;叵测(不可推测);猜测;揣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马。佥(
)声。本义:马名)(2) 同本义
验,马名。——《说文》
(3) 证据;凭证
何以为验。——《史记·晋世家》
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史记·商君列传》
(4) 又如:验左(佐证;证据)
(5) 效验,灵验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6) 又如:验方(有效验的药方);明效大验(极为显著的效验)
(7) 征象;征兆
黄为物熟验,白为人老效。——《论衡》
动词
(1) 检查;检验
亦验其辞于正前。——《战国策·齐策》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填行论》
验之以事(用事实验证它)。——《后汉书·张衡传》
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验:检验,证明)。——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历验各种僵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验煤;验金;验护照;验数(查数);验复(复查);验实(检查核实);验试(检查试验);验解(查实后解送);验票(查单据、票证)
(3) 试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史记·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