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压力

cè yā lì [ce ya li]

词语释义

在无侧向变形条件下的侧向有效应力。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地壳运动时,地层中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压力。侧压力使地壳形成山岭和山谷。(2)见〖旁压力〗。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观察到出粮孔位置不同,产生的侧压力也不同。
2、安装内部换热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高压侧压力不高时;
3、这些原因包括软粘土侧压力、沉桩引起的挤土效应和超孔隙水压力、桩身负摩阻力和桩的压屈。
4、考虑了侧压力沿竖向的变化;
5、水中施工还应考虑流水侧压力。
6、同时流速提高,温度降低,以及增大冷侧压力,分离因子增大。
7、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边孔角的增大,端壁所受的侧压力也随之增大;
8、水平侧压力;
9、在上述基础上提出的环墙侧压力、环拉力和温度收缩应力的计算公式,可供工程设计中采用。
10、得出了侧压力系数随衬砌与地层的刚度比而变化,且比静止侧压力系数大。
11、同时提出了在减速及制动过程中对出油侧压力进行控制的方法。
12、苯通量随料液中苯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随透过侧压力的增加而线性减小。
13、把模拟的仓壁侧压力结果与传统的计算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立筒仓在却料过程中仓壁侧压力分布情况和发展规律。
14、结果表明,当侧压力系数等于1.0时,临界水压并不随裂纹的方向而变化;
15、重点介绍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在自重、水压力及堆石侧压力作用下,坝体心墙的应力和位移的分布特征。
16、为保证开口型导向环的导向定位和承受侧压力等载荷的作用,对其进行了设计研究。
17、通过采用轴伺服阀,来对二次侧压力进行快速、精密地控制。
18、对法拉第纵张力和侧压力作出了证明,通过例子进行了验证,并简要阐述了它的应用。
19、粉砂粉土中,基坑被动区土体水平侧压力系数与竖向有效应力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20、并利用拉力-扭矩模型输出作业过程管柱各点的拉力、扭矩、侧压力、安全系数和稳定性等力学参数;
21、另外,即使一次侧压力波动强烈,二次侧压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22、基于乌鞘岭隧道现场量测数据,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围岩弹性模量和侧压力系数进行了反分析。
23、在动力分析中,把散粒货物动侧压力转换为附加质量来进行计算。
24、分析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筒中筒仓的贮料侧压力较单筒筒仓时显著降低。
25、采用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推导了浅圆仓散体侧压力的计算公式。
26、然后将每个分区的平均侧压力输入神经网络模型,推求每个区各自的材料非线性弹性模型参数。
27、此外,低磨檫设计和侧压力调节器到好的燃油经济性。
28、因此元件的侧面剪应力也随同侧压力一起受到正压力的影响。
29、近十年来国内外大量的试桩资料和工程实例表明,对钻孔桩进行桩底和桩侧压力灌浆加固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其承载力。
30、这部分内容意在解决大直径浅圆仓仓壁上的水平侧压力的计算问题,合理地解决了仓壁顶面以上的料堆引起的超压问题。

侧压力造句

若端面缚束较强且存在一定的侧压力,试件中部出现多重剪切带。
基于乌鞘岭隧道现场量测数据,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围岩弹性模量和侧压力系数进行了反分析。
昨天,施工方就此次事故召开新闻通气会,称事故是在恶劣天气下,模板侧压力过大所致。
游主任说,河砂被挖走后,河床就会出现缺口,经水流冲刷,河床缺口会变大;而大桥的另一边河床却是完整的,两边重量不相等,就会产生一种侧压力,危及大桥。
地下连续墙的作用主要在于截断地下水,为基坑内施工创造条件,同时承受周围土体侧压力。
剪切元件上的正压力对剪片侧面的侧压力有一定的影响,并因土质不同而变化。
血压就是指心脏里的血液,由心脏发送到全身以后,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这时的血压最大,亦称高压。
就是炉镗中积存的可燃混合物瞬间同时燃烧,从而使炉膛烟气侧压力突然升高的现象。
呈“圭”字形,由于陵道填土多年的侧压力,它向里凹进去约两厘米多。
结果表明:青贮窖墙体的稳定性主要受抗滑稳定性控制,抗滑安全系数主要取决于青贮饲料侧压力系数的取值。
经鉴定,墙体倒塌的主要原因为该墙体背后回填土对墙体产生较大的侧压力所致;李红勋死亡的原因则为巨大外力暴力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又因围墙倒塌的主要原因为围墙被二次加高,并在一侧堆土,对围墙产生较大的侧压力,从而导致围墙倒塌,故围墙使用人应承担主要责任。
地下连续墙位于站点基坑四周,一方面可截断地下水,为基坑内施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承受周围土体侧压力,防止泥土、水流渗入基坑,支撑保护基坑。
他分析说,按照力学知识,如果是侧压力导致地块发生明显的隆起,那在矿石堆和隆起地块之间应该存在明显的侧移。
要复归开启封盘需要打开均压旁通小阀,使封盘上下游两侧压力平衡。
有些地下管线埋设后通过填土,使之处于压力平衡状态,一旦在旁边开挖,在少了土的侧压力情况下,也会出现爆管。
观察到出粮孔位置不同,产生的侧压力也不同。
安装内部换热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尤其是在高压侧压力不高时;

汉字详情

cè,zè,zhāi [ce,ze,zhai]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MJH
姓名学:
仓颉: OBON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则声。本义:旁边)

(2) 同本义。亦用作谦词

侧,旁也。——《说文》

居侧室。——《礼记·内则》。注:“谓夹之室次燕寝也。”

立于侧阶。——《书·顾命》

倾容幸而待侧。——《楚辞·思古》

有泉侧出。——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左侧;右侧;侧闻(谦词。表示从旁听到);侧畔(旁边)

(4) 边缘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诗·魏风·伐檀》

铸钟官赤侧。——《史记·平准书》。集解:“以赤铜为其廓也。”

动词

(1) 向旁边歪斜

樊哙侧其盾以撞。——《史记·项羽本纪》

侧弁之俄。——《诗·小雅·宾之初筵》。笺:“侧,倾也。”

(2) 又如:侧耳细听;侧目(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或愤恨的样子)

(3) 靠近

侧其故处。——《仪礼·公食礼》。疏:“近也。”

(4) 又如:侧近(临近,最近)

形容词

(1) 不正,邪辟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书·洪范》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柳宗元《童区寄传》

(2) 另见 zhāi;zè

zhāi

暂无详细释义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ide; incline, slant, lean

方言集汇

◎ 粤语:zak1

宋本广韵

yā,yà [ya]
部首: 206
笔画: 6
五笔: DFYI
五行:
仓颉: MGI
四角: 712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如:压宝

名词

(1) 压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3 ngaat3

宋本广韵

[li]
部首: 217
笔画: 2
五笔: L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S
四角: 40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动词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副词

(1) 尽力,竭力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英文翻译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lik6
◎ 客家话:[陆丰腔] lit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it8 [客英字典] lit8 [台湾四县腔] li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东莞腔] lit8 [沙头角腔] lit8 [宝安腔] lit8
◎ 潮州话:lag8 (lâk 旧时:lâ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林直職開入聲開口三等ləklik/li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