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大法;楷模。
《汉书·王莽传上》:“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豫知成败。”《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无足取也,然其所著之书,则后二百五年之洪范也。”
引证解释
⒈ 大法;楷模。
引《汉书·王莽传上》:“陛下奉天洪范,心合宝龟,膺受元命,豫知成败。”
《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
清王韬《瓮牖馀谈·英人倍根》:“其人固碌碌无足取也,然其所著之书,则后二百五年之洪范也。”
洪范的国语词典
书经周书篇名。
洪范的网络释义
洪范 (春秋时期作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2)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4)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 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 宋· 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吕梁上下二洪。—— 明· 陆容《菽园杂记》
(5)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宋· 王安石《东江》诗
(6) 姓
形容词
(1)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3)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
◎ 潮州话: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洪 | 戸公 | 匣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ng/hung | ɣ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车,笵(
)省声。本义:古代遇大事出车,先辗过祭坛及祭牲的一种祭祀活动,祭路神)(2) 同本义
(3) 假借为笵。法则
範,法也。範,常也。——《尔雅》
吾为之範我驰驱。——《孟子》。注:“法也。”
(4) 又如:范防(防范);范轨(法则,模范)
(5) 典范
宇文新州之懿范。——王勃《滕王阁序》
(6) 又如:规范;示范;范轨(模范,法则);范型(典型,范例)
(7) 模子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仍密布字印,满铁苑为一板。——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8) 又如:铁范;钱范;铜范;范金合土(用模子浇铸金属和泥)
动词
(1) 用模子浇铸,引申纳入规范
范金合土。——《礼记·礼运》
(2) 又如:范型(使合乎某种模式);范溶(铸造器物);范铜(铸铜)
(3) 效法;取法
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孟子·滕文公》
(4) 又如:范水模山(喻效法模仿他人);范围(效法)
名词
(1) 草名
范,草也。——《说文》
(2) 蜂
范则冠而蝉有婑。——《礼记·檀弓下》
(3) 县名。汉置,属东郡。今仍为县。原属山东省。1964年划归河南省
(4) 通“笵”。型范。俗称模子。如:范金(用模子浇铸金属品)
(5)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m5 [宝安腔] fam5 [海陆丰腔] fam6 [陆丰腔] fam6 [客英字典] fam5 [东莞腔] fam3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梅县腔] f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范 | 防錽 | 並 | 凡 | 上聲 | 豏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bʰĭwɐm | byamx/bva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