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

hóng zāi [ hong zai]
繁体 洪災
注音 ㄏㄨㄥˊ ㄗㄞ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洪水引起的灾害。

词语解释

  1. 洪水引起的灾害。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阳盱 请而洪灾息, 桑林 祷而甘泽滋。” 晋 成公绥 《啸赋》:“济洪灾於炎旱,反亢阳於重阴。”

引证解释

⒈ 洪水引起的灾害。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阳盱请而洪灾息, 桑林祷而甘泽滋。”
晋成公绥《啸赋》:“济洪灾於炎旱,反亢阳於重阴。”

洪灾的国语词典

洪水造成的灾害。

洪灾的网络释义

洪灾

  •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洪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
  • 洪灾造句

    今年村里闹了一次百年不遇的洪灾。
    淹没世界的洪灾又将其汇入泥流之间。
    洪灾过后,百端待举,大家要克服种种困难。
    今年发生的百年大洪灾,也带来了百年难遇的大商机。
    解放前,一遇洪灾,成千上万的灾民衣食无着,嗷嗷待哺,情景十分凄惨。
    这场洪灾,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洪灾过后,农民的生产自救搞得如火如荼。
    为了帮助洪灾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领导同志们深入千家万户,夙夜匪懈,达数月之久。
    洪灾过后要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旱灾刚过,洪灾又来,真是多事之秋。
    那次洪灾,全村损失惨重。
    在劫难逃的洪灾使人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可能发生洪灾的地区,你的房产抵押借款人可能会要求你购买这种保险。
    由于降水偏多,土壤含水量基本饱和,造成了山洪暴发、河水陡涨,致使位居南腊河畔的勐腊、尚勇等镇遭受特大洪灾。
    无论是洪灾、旱灾、地震,但是这个民族总没有溃散过,越挫越奋、越挫越勇。
    对于全球小麦价格上涨,洪灾以及其他一些天意弄人的灾害是会对此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工作结构上的问题同样也助纣为虐了。
    江汉平原存在五种水灾害洪灾、涝灾、渍灾、旱灾和水环境灾害。
    泰国洪灾对亚洲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阐述了泰国洪灾对世界大米贸易市场的影响。
    第一,这次洪灾虽然严重,但毕竟是局部性的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嫩江、松花江地区。
    她,就是在这次抗击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带来的特大洪灾中,为转移群众而英勇牺牲的资兴市坪石乡昆村妇委会主任兼计生专干陈淑秀。

    汉字详情

    hóng [ho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AW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C
    四角: 341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2)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4)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 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 宋· 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吕梁上下二洪。—— 明· 陆容《菽园杂记》

    (5)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宋· 王安石《东江》诗

    (6) 姓

    形容词

    (1)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3)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

    英文翻译

    vast, immense; flood, deluge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
    ◎ 潮州话: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ghung/hungɣuŋ
    zāi [zai]
    部首: 414
    笔画: 7
    五笔: POU
    五行:
    仓颉: JF
    四角: 3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3)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4) 灾害,祸患

    大烖。——《周礼·司服》。注:“水火为害。”

    祸烖杀礼。——《周礼·掌客》。注:“新有兵寇水火也。”

    国有大故天烖。——《周礼·大祝》。注:“疫疠水旱也。”

    灾及其身。——《荀子·臣道》

    天灾降戾。(戾:猛,凶)——《国语·周语》

    (5) 又如:灾晦(灾祸;恶运);灾燀(灾祸;灾难);天灾(自然灾害);受灾(遭受灾害);灾殃(灾难);灾兵(战争的灾难);灾疫(指疫疠这种灾祸);灾时(灾变的时间);灾疚(祸患疾苦);灾毒(祸患);灾故(灾患);灾魔(祸患;灾难)

    (6) 罪恶

    灾,纪也。——《谷梁传》。范宁注:“灾,谓罪恶;纪,治理也。”

    动词

    (1) 伤害,使受灾害

    人君失政,天为异;不改,灾其人民;不改,乃灾其身也。——《论衡》

    (2) 焚烧

    滥炎妄起,灾宗庙,烧宫馆。——《汉书》

    英文翻译

    calamity, disaster, catastrophe

    方言集汇

    ◎ 粤语:z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1 [东莞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宝安腔] zai1
    ◎ 潮州话:z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祖才平聲開口一等cai/zoitsɒi

    洪灾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