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鸿沟 。古运河名。
秦 末 项羽 与 刘邦 相争,约以 洪沟 为界,西为 汉 ,东为 楚 。后泛指界限。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三》:“中分天下,割 洪沟 以西为 汉 ,以东为 楚 。” 隋 李德林 《天命论》:“割 洪沟 之地,闭 劒阁 之门。”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今自 河 以北,为胡所凌;自 河 之南,孤城四垒。大盗蚕食,割为洪沟。”参见“ 鸿沟 ”。
引证解释
⒈ 鸿沟。古运河名。 秦末项羽与刘邦相争,约以洪沟为界,西为汉,东为楚。后泛指界限。参见“鸿沟”。
引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三》:“中分天下,割洪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隋李德林《天命论》:“割洪沟之地,闭劒阁之门。”
唐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今自河以北,为胡所凌;自河之南,孤城四垒。大盗蚕食,割为洪沟。”
洪沟的网络释义
洪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2) 同本义
洪,洚水也。——《说文》
汤汤洪水方割。——《书·尧典》
洪水芒芒。——《诗·商颂·长发》
洪水横流。——《孟子·滕文公上》
(3) 又如: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大河);洪峰
(4) 河道陡窄流急之处
定国既去逾月,复与 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已为陈迹,喟然而叹。—— 宋· 苏轼《百步洪》
徐州百步洪, 吕梁上下二洪。—— 明· 陆容《菽园杂记》
(5) 河流分道之处
东江木落水分洪,伐尽黄芦洲渚空。—— 宋· 王安石《东江》诗
(6) 姓
形容词
(1) 大。与“小”相对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声如洪钟。——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洪烈(巨大的功绩);洪仁(胸怀宽广,仁义待人);洪范(大名;伟业);洪慈(洪恩)
(3) 中医名词。谓脉象浮而有力 。如:洪芤(指脉博阳虚,手指重按时有两边有而中间无,好像手指按葱管的感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2 [宝安腔] fung2 [东莞腔] fung2 [台湾四县腔] fung2 [客英字典] fung2 [海陆丰腔]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2 [陆丰腔] fung3
◎ 潮州话:hong5(hông) ang5(âng)〈姓〉ang5(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洪 | 戸公 | 匣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ng/hung | ɣu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冓(
)声。本义:田间水道)(2) 同本义
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说文》
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考工记·匠人》
十夫有沟,沟上有畛。——《周礼·遂人》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沟洫(沟浍。田间水道与沟渠);沟洫(田间水道);沟塍(沟渠和田埂)
(4) 泛指水道
水注谷曰沟。——《尔雅》
血流入沟中。——《汉书·刘尾氂传》
鲁以五月起众为长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兵法曰:“丈五之沟,渐车之水。——晁错《言兵事疏》
(5) 又如:一沟死水;阴沟;万丈深沟;沟中瘠(指死于沟壑之人);沟防(沟渠和堤防);沟沿(沟渠的边岸)
(6) 护城河
城郭不辨,沟池不拑。——《荀子·议兵》
楚方域以为城, 江汉以为沟。——《史记·齐太公世家》
(7) 又如:沟郭(城壕。即护城河与城郭);沟门(营门,因旧时军营前有沟);沟池(城壕。即护城河)
(8) 人工挖掘的战壕 。如:沟墉(城壕与城墙);沟垒(战壕与堡垒);沟隍(没有水的城壕);交通沟
动词
(1) 挖沟
钩,沟也,既割去垄上草,又辟其土,以壅苗根,使垄下为沟受水潦也。——《释名》
(2) 又如:沟贯(沟通贯穿谓通晓);沟封(筑沟洫封疆,以划分疆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