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洒洒

yáng yáng sǎ sǎ [ yang yang sa sa]
繁体 洋洋灑灑
注音 一ㄤˊ 一ㄤˊ ㄙㄚˇ ㄙㄚ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洋洋洒洒 yángyáng-sǎsǎ

(1) 形容文章或谈话长而流畅

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茅盾《风景谈》
at great length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 凡例》:“故成此一百五十余回洋洋洒洒文字。”

成语辨析

洋洋洒洒与“鸿篇巨制”;都有“篇幅长”的意思。洋洋洒洒不但偏重文章较长还指谈话连绵不断;“鸿篇巨制”不能指谈话;“挥洒自如”只能用于文章写得流畅。

成语用法

洋洋洒洒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写作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清陈鼎《八大山人传》:“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
《花月痕》第四六回:“剑秋口才,本是好的,对答如流,是日奏对,洋洋洒洒,大称圣旨。”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二章:“文思充沛的,洋洋洒洒涂抹上千把字。”

⒉ 形容规模、气势盛大。

《收穫》1981年第1期:“一辆小吉普,是接局长和总工程师的专车。一辆旅行车,供其他同志乘坐。还有一辆大轿车,是家属们坐的。洋洋洒洒,真够气派!”

洋洋洒洒的国语词典

言论或文章长篇大论。如:「他写起文章来,动辄洋洋洒洒好几万字。」也作「洋洋??」。

洋洋洒洒的网络释义

洋洋洒洒

  • 四字成语,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出自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的建议》:“局面询问也用不着洋洋洒洒的大文章。”
  • 洋洋洒洒造句

    他在“定情之夕”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海誓山盟的大文。
    这篇文章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万多字。
    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他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丈章。
    这篇文章是以他惯常的洋洋洒洒的风格写成的。
    她不太爱说话,但是写起日记来却洋洋洒洒。
    你要我交一份洋洋洒洒的答卷,恐怕还得等上一百年。
    他写起文章来洋洋洒洒。
    我恢复了镇静,洋洋洒洒、没完没了地写了起来。
    他针对这个问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近万字的文章。
    洋洋洒洒写了几页,终于到了第七个小矮人了。
    他真是个才子,洋洋洒洒几万字的作品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了。
    其风格则如石沉大海,又是群鹤飞舞,洋洋洒洒。
    不久,接到了许多答案,其中大多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地分析论证各人的功过轻重,然后拿出自己的看法。
    洋洋洒洒,充斥于天地之间,如洁白的精灵,将幸福洒向人间;银装素裹,万里江山尽染,若圣洁的天使,把快乐留在心间。小雪到,快快乐乐赏雪景,健健康康好身体,团圆美满好生活,吉。
    有人认为,为游戏洋洋洒洒写个十几万字的背景设定,那这个游戏就是有文化了。
    该产品相似起伏的波浪,洋洋洒洒,晶莹剔透,卓尔不凡,是大型商场、酒店、办公楼等公用空间装饰的首选材料。
    春天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的把大地从沉睡中“吵醒”;春天像美丽的花仙子一般,洋洋洒洒的把世界变成了花的海洋;春天像神秘的画家一样,装装点点的把人间描绘成了绿的世界。
    然而,身为子民,关心未来前途,仔细读完这篇洋洋洒洒的大文字之后,心中疑惑仍难以去除,谨提出讨论,亦欢迎读者商榷指教。
    快乐如歌,清脆悦耳;幸福如花,芬芳迷人;好运如织,洋洋洒洒;平安如盾,永保安康;友谊如雪,洁白无暇;问候如常,常暖你心:朋友,愿你幸福哦!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U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Q
    四角: 381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英文翻译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
    yáng [ya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U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Q
    四角: 381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英文翻译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
    sǎ,xǐ [sa,x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S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XEMCW
    四角: 31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2) 同本义

    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说文》

    洒,濯也。——《字林》

    一洒之者也。——《孟子》

    洒扫室堂及庭。——《礼记·内则》

    (3)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4) 东西散落

    以灰洒毒之。——《周礼·赤犮氏》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弗洒弗掃。——《诗·唐风·山有枢》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国语·晋语》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洒消毒水;洒敌敌畏;别把汤洒了;洒派(分派);洒口(张口辱骂);洒花(撒花);洒签;洒调(甩开)

    (6) 挥洒。多指书写 。如:洒墨(挥毫书写、作画);洒翰(挥笔书写)

    形容词

    (1) 潇洒,无拘束 。如:洒如(潇洒飘逸的样子);洒洒潇潇(落落大方);洒然(洒脱;无拘无束);洒乐(痛快欢乐)

    (2) 开阔 。如洒豁

    代词

    咱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洒是厮杀汉。——《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

    副词

    非常;很

    咱家待你洒好儿的。——《三侠五义》

    英文翻译

    sprinkle; scatter; pour; to wipe away; to sh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a2 sai2 sin2
    ◎ 客家话:[宝安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沙头角腔] sai5 [梅县腔] sha3 sa3 [台湾四县腔] sa3 sa5 se3 [东莞腔] sa3 [海陆丰腔] sa3 sa5 se3 [客英字典] se3
    ◎ 潮州话:sai3(sài) soi2(só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sex/sejsiei
    sǎ,xǐ [sa,xi]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S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XEMCW
    四角: 311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2) 同本义

    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说文》

    洒,濯也。——《字林》

    一洒之者也。——《孟子》

    洒扫室堂及庭。——《礼记·内则》

    (3)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4) 东西散落

    以灰洒毒之。——《周礼·赤犮氏》

    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弗洒弗掃。——《诗·唐风·山有枢》

    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国语·晋语》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洒消毒水;洒敌敌畏;别把汤洒了;洒派(分派);洒口(张口辱骂);洒花(撒花);洒签;洒调(甩开)

    (6) 挥洒。多指书写 。如:洒墨(挥毫书写、作画);洒翰(挥笔书写)

    形容词

    (1) 潇洒,无拘束 。如:洒如(潇洒飘逸的样子);洒洒潇潇(落落大方);洒然(洒脱;无拘无束);洒乐(痛快欢乐)

    (2) 开阔 。如洒豁

    代词

    咱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洒是厮杀汉。——《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

    副词

    非常;很

    咱家待你洒好儿的。——《三侠五义》

    英文翻译

    sprinkle; scatter; pour; to wipe away; to sh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a2 sai2 sin2
    ◎ 客家话:[宝安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沙头角腔] sai5 [梅县腔] sha3 sa3 [台湾四县腔] sa3 sa5 se3 [东莞腔] sa3 [海陆丰腔] sa3 sa5 se3 [客英字典] se3
    ◎ 潮州话:sai3(sài) soi2(só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先禮齊開上聲開口四等sex/sejsiei

    洋洋洒洒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