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

yáng wù [ yang wu]
繁体 洋務
注音 一ㄤˊ ㄨˋ

词语释义

洋务 yáng wù

1.  中国清末指关于外国的和关于模仿外国的事务。

foreign affairs;

2.  中国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词语解释

  1.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清 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製造诸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誚 孔子 不知洋务。”《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

  2. 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引证解释

⒈ 清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清曾国藩《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国藩上年在天津办理洋务,经前江苏巡抚丁日昌奉旨来津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製造诸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誚孔子不知洋务。”
《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〇年七月( 道光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监察御史陆应谷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

⒉ 香港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洋务的国语词典

旧称交涉及倣效西方的事务。

洋务的网络释义

洋务

  • 1. 清 末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清曾国藩 《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臣 国藩 上年在 天津 办理洋务,经前 江苏 巡抚 丁日昌 奉旨来 津 会办,屡与臣商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怪不得近来好些念了两天外国书的,便要讥诮 孔子 不知洋务。”《光明日报》1982.12.15:“一八四○年七月( 道光 二十年六月) 江南道 监察御史 陆应谷 奏折中的‘于洋务不无裨益’句,是‘洋务’一词最初见之于官方文书。”2. 香港 等地指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服务行业。
  • 洋务造句

    同时,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机器局凝聚了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历史。
    查南洋大臣左唯湘兴办洋务实绩可嘉,任劳任怨,特赏升文渊阁大学士,佩金鱼袋。
    清朝军队和军事工业分属几个洋务集团,带有封建割据性和买办性。
    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它伴随着洋务兴起而产生。
    原先附股于外资企业公司的中国人,此时也纷纷移资或投资洋务民用企业,或自立门户举办近代工矿企业公司。
    就目前文献资料而言,对刘坤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洋务运动和东南互保。
    我们在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其对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清政府和洋务派对教育改革缺乏整体观念和全盘规划,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提高当前留学教育的法制化水平,并加强对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确对待当前的少年学生留学问题。
    他曾出任李鸿章幕僚,襄办洋务,担任清政府驻美公使、清末修订法律大臣等职。
    陕甘任间,左宗棠继续从事洋务,创办兰州制造局,后者为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厂。
    而本文所将要讲述的清流派却是完全区别于“洋务派”。
    中义说指出,实学应是指发韧于汉代或宋代中叶、昌盛于明末清初直到晚清洋务运动,既反对佛老“空”“无”,又反对空疏玄理的求实思潮。
    李鸿藻是清流派的领袖,经常和洋务派的恭亲王唱对台戏,恭亲王反对的,李鸿藻就支持。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极多,领域很广,包括轮船航运,开采煤矿和采掘、冶炼其他金属矿藏,电报,纺织业。
    战争前期,“清流”坚决主战,并得朝廷大用,但仅张之洞脱颖而出,转而成为主张洋务的封疆大吏,也就是李鸿章所说“俯首下心,向我求教者”。
    光绪十八年三月在牛金的推动下,打碎了洋务时期的本位主义壁垒,合并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成立的汉冶萍集团公司的职工。
    说书人穿一袭金色长褂,手拿七件子,操一口地道太原话连唱带说,不紧不慢,“洋务”的劲儿像拖着白边儿懒汉鞋的太原后生在太阳下“叨歇”闲话。
    在郑观应和洋务派关系上,指出他们既存在合作共事,也存在观点上鲜明的冲突。
    且先存此等见解,先发此等谬言,则刁猾洋商欺其不明洋务商务规例,乃从而生心,作得步进步之想,是启隙而令人攻也。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331
    笔画: 9
    五笔: IU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TQ
    四角: 3815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 同本义

    (3) 洋水

    昆仓之丘… 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 丑涂之水。——《山海经》

    (4)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 洋水。——《水经注》

    (5)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如:银洋

    形容词

    (1)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河水洋洋。——《诗·卫风·硕人》。传:“盛大也。”

    泌之洋洋。——《诗·陈风·衡门》

    (2) 又如:洋泌(涌流不竭的泉水)

    (3) 外国的,外国来的 。如:洋胰子(肥皂);洋毛子(洋鬼。近代我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的憎称);洋化(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洋字(外国文字);洋兵(外国兵);洋派(外国派头;带有外国派头);洋烟(亦作“洋湮”。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洋楼(西洋式的楼房);洋蜡烛(用西洋方法制成的蜡烛)

    英文翻译

    ocean, sea; foreign; wes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ong2 [海陆丰腔] rong2 [客语拼音字汇] yong2 [沙头角腔] jong2 [东莞腔] jong2 [宝安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台湾四县腔] jong2 [陆丰腔] jong3
    ◎ 潮州话:iên5/ion5(îeⁿ)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jĭaŋjang
    [wu]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TL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EKS
    四角: 274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務( )声。从力,表示要致力于某事。本义:致力,从事)

    (2) 同本义

    非务相反也。——《吕氏春秋·察今》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战国策·秦策一》

    务耕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又如:务能(竭力);务精(极力求精;精益求精);务穑(务农);务法(致力于法治);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务外(谓研究学问,只致力于表面,不求深入);务纯(致力于深钻细研,以达炉火纯青);务本(致力于根本);务于东(在东方致力作战)

    (4) 操劳 。如:务时(谓及时耕作,不误农时)

    (5) 谋求

    不务文字奇。——白居易《寄唐生》

    (6) 追求

    务采色。——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贪多务得

    (8) 热;焐 。如:务脚(焐脚;暖脚)

    名词

    (1) 事业;事务

    必因此为务。——《史记·货殖列传》

    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汉· 晁错《论贵粟疏》

    方今之务。

    军中多务。——《资治通鉴·汉纪》

    卿言多务

    (2) 又如:公务;私务;家务;税务;国务;校务

    (3) 紧要的事情 。如:务头(词曲中最动人的地方)

    (4) 工作 。如:务外(在外游荡,不干正事)

    (5) 职业

    以剥削贫民为务。——谭嗣同《仁学》

    (6) 古代官署名。多为掌管贸易和税收的机构

    有言汝州地可为稻田者,因用其言,置务掌之,号稻田务。——《宋史·食货志上二》

    (7) 宋、元时的酒店

    村务里嗑酒去。——汤显祖《牡丹亭》

    副词

    (1) 一定;务必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2)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英文翻译

    affairs, business; must, should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潮州话:bhu6 (bũ )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