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

pào pào [ pao pao]
注音 ㄆㄠˋ ㄆㄠˋ

词语释义

1.指鼓起的球状体。 2.无聊地消磨时间。 3.急流声;水涌声。

词语解释

  1. 指鼓起的球状体。

    刘半农 《拟儿歌·小猪落地》:“水泡泡,血泡泡,翻得泊落落。”

  2. 谓无聊地消磨时间。

    曹禺 《日出》第二幕:“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到俱乐部泡泡,舞场里‘蹭蹭’,没意思,没劲儿。”

  3. 急流声;水涌声。

    《山海经·西山经》:“ 不周之山 ……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郭璞 注:“浑浑泡泡,水濆涌之声也。” 冰心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五》:“果然看见护士端着一杯药进来,杯中泡泡作声。”

引证解释

⒈ 指鼓起的球状体。

刘半农《拟儿歌·小猪落地》:“水泡泡,血泡泡,翻得泊落落。”

⒉ 谓无聊地消磨时间。

曹禺《日出》第二幕:“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到俱乐部泡泡,舞场里‘蹭蹭’,没意思,没劲儿。”

⒊ 急流声;水涌声。

《山海经·西山经》:“不周之山 ……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
郭璞注:“浑浑泡泡,水濆涌之声也。”
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五》:“果然看见护士端着一杯药进来,杯中泡泡作声。”

泡泡的国语词典

形容物体成泡状。

如:「泡泡裤」、「泡泡袖」。

泡泡的网络释义

泡泡 (汉语词语)

  • 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 泡泡的翻译

    英语: bubbles
    德语: Seifenblasen

    泡泡造句

    感到疲累的时候,去按摩一下,泡泡热水澡,应是养精蓄锐的好办法。
    每一条鱼都吐着泡泡,舒畅的游来游去,快乐的嬉闹着。
    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身子一扭一扭的。一会儿往上游,一会儿往下游,嘴里还吐着小泡泡,有趣极了。
    如果有能力,那你就拿刷不完的卡给她,让她回家好好呆着,想去哪里玩去哪里,不用上班,你养她,如果达不到这个,那就下班接她,你把家里的事情全部做好,用热水给她泡泡脚,饿了要准备吃的给她,还有很多,她有需要的东西你全包了,一句话不说都行,胜过那些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得所有话
    我给它们起了名字,白色的小鱼游几步吐几个泡泡,所以我叫它小泡泡;红色的小鱼一浮出水面就会溅起好多水花,所以我叫它小水水。
    春天像泡泡,飘荡,打转。
    朋友,像一缕温柔的丝巾,柔软但足以让我温暖;朋友像吹出的泡泡,飘逸却让我享受这空灵的美,留下了印记。
    人生就像泡泡一样,乘著风被吹著跑,等你发现时已经消失了。就在快要消失的瞬间,希
    希望每天的你都快乐得象炉子上的茶壶一样,虽然小屁屁被烧的滚烫滚烫,但依然吹开心的口哨,冒着幸福的泡泡,乐的屁颠屁颠!祝儿童节快乐。
    被青草包围的,是个巨大的池塘,池塘绿得就像个无瑕的翡翠。池塘里边有许多雪白的鸭子,游戏水中。忽然有只小鱼悄悄地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鸭子的眼睛。它们迫不及待地潜进水下,飞快地游了过去,其中一只叼住了小鱼,然后猛地吞了下去。
    希望你每天都快乐得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虽然屁屁被烧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哨子,冒着幸福的泡泡。
    希望你新年里每天都快乐得像炉子上的水壶一样,虽然小屁屁被烧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口哨,冒着幸福的小泡泡。
    小朋友们吹出的泡泡像气球一样美丽极了。
    当地人告诉我们,到了冬天,河水结冰,唯有趵突泉在奔涌跳动并散发出一股热气。兴奋的泡泡在热气中卜嘟卜嘟的跳动,好似一群仙女在跳舞。在寒冷的冬天里,给人们一种温暖之力量。
    爱情就是个彩色的泡泡,看似很美丽,其实一戳即破。
    我好想对你说很多很多的话,但是话一出口却是泡泡。
    鱼吐了几个泡泡,气泡连续浮动,终于水面前破裂,空气里灌满了水。他又说,你看,我被水爱着,即使我不爱,却也不能挣脱。
    在绿波中嬉戏,不时嘴里还冒出几个泡泡。
    希望你每天都快乐得像炉子上的茶壶一样,虽然小屁屁被烧的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口哨,冒着幸福的小泡泡!祝你新年快乐,实现你所有的愿望!嘿。
    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汉字详情

    pào,pāo [pa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QNN
    五行:
    仓颉: EPRU
    四角: 37112

    详细解释

    pāo

    名词

    (1) 古水名。又名丰水

    泡,泡水,出 山阳平乐,东北入 泗。——《说文》

    (2)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如:豆腐泡儿;眼泡儿

    形容词

    (1) 盛大

    泡,盛也。——《方言》二

    (2)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3) 〈方〉∶虚而松软 。如:这块木料发泡;泡枣

    量词

    (1) 用于屎尿或涕泪 。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2) 相当于“番”、“回”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文明小史》

    (3) 另见 pào

    pào

    名词

    (1) (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浮沤,水泡)

    (2) 同本义 。如:水泡;肥皂泡

    (3) 像水泡一样的东西 。如:手上起了泡;泡灯(同“炮灯”。一种圆形的灯);泡头钉(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呈泡状);泡幻(如水泡般空幻);血泡

    动词

    (1) 用沸水、热水烫浸,或将东西浸在水中 。如:泡种谷;泡咖啡;泡茶(把干果、蜜饯等泡在茶里,叫泡茶);泡在牛奶里的面包

    (2) 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消磨 。如:大家陪着“泡”一天可受不住呢!;泡病号(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或小病大养);别瞎泡了,快把工作做完

    (3) 另见 pāo

    英文翻译

    bubbles, suds; blister; soak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1 paau3 pou5
    ◎ 客家话:[东莞腔] pau5 pau1 [台湾四县腔] pau5 po1 pau1 [梅县腔] pau1 pau5 po2 [宝安腔] pau1 | pau5 [客语拼音字汇] pau1 pau4 po1 [海陆丰腔] pau5 po1 pau1 [客英字典] pau5 [陆丰腔] pau5
    ◎ 潮州话:pa6(phã) pao3(p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交平聲開口二等pʰauphrau/pheau
    pào,pāo [pao]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QNN
    五行:
    仓颉: EPRU
    四角: 37112

    详细解释

    pāo

    名词

    (1) 古水名。又名丰水

    泡,泡水,出 山阳平乐,东北入 泗。——《说文》

    (2)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 。如:豆腐泡儿;眼泡儿

    形容词

    (1) 盛大

    泡,盛也。——《方言》二

    (2)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3) 〈方〉∶虚而松软 。如:这块木料发泡;泡枣

    量词

    (1) 用于屎尿或涕泪 。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2) 相当于“番”、“回”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文明小史》

    (3) 另见 pào

    pào

    名词

    (1) (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浮沤,水泡)

    (2) 同本义 。如:水泡;肥皂泡

    (3) 像水泡一样的东西 。如:手上起了泡;泡灯(同“炮灯”。一种圆形的灯);泡头钉(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呈泡状);泡幻(如水泡般空幻);血泡

    动词

    (1) 用沸水、热水烫浸,或将东西浸在水中 。如:泡种谷;泡咖啡;泡茶(把干果、蜜饯等泡在茶里,叫泡茶);泡在牛奶里的面包

    (2) 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消磨 。如:大家陪着“泡”一天可受不住呢!;泡病号(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或小病大养);别瞎泡了,快把工作做完

    (3) 另见 pāo

    英文翻译

    bubbles, suds; blister; soak

    方言集汇

    ◎ 粤语:paau1 paau3 pou5
    ◎ 客家话:[东莞腔] pau5 pau1 [台湾四县腔] pau5 po1 pau1 [梅县腔] pau1 pau5 po2 [宝安腔] pau1 | pau5 [客语拼音字汇] pau1 pau4 po1 [海陆丰腔] pau5 po1 pau1 [客英字典] pau5 [陆丰腔] pau5
    ◎ 潮州话:pa6(phã) pao3(p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匹交平聲開口二等pʰauphrau/ph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