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淖

nìng nào [ ning nao]
繁体 濘淖
注音 ㄋ一ㄥˋ ㄋㄠˋ

词语释义

泥泞;泥淖。

词语解释

  1. 泥泞;泥淖。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跳掷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宋 陆游 《化成院》诗:“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 宋 陆游 《南唐书·冯延鲁传》:“将捨舟而泞淖不可行。”

引证解释

⒈ 泥泞;泥淖。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跳掷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宋陆游《化成院》诗:“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
宋陆游《南唐书·冯延鲁传》:“将捨舟而泞淖不可行。”

泞淖的国语词典

泥水混杂的污泥。

泞淖的网络释义

泞淖

  • 泞淖,读音是nìng nào,汉语词语,出自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指泥泞、泥淖。
  • 汉字详情

    nìng [ning]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PSH
    五行:
    吉凶:
    仓颉: EJMN
    四角: 331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宁声。本义:泥浆) 同本义

    泞,荥泞也。——《说文》

    (2) 按,荥泞叠韵连语,小水之貌。

    戎马还泞而止。——《左传·僖公十五年》

    不泞车辆。——《管子·地员》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杜甫《彭衙行》

    (3) 又如:泞淖(泥泞;泥淖);泞溺(被泥泞掩盖);泞滞(谓泥水淤积难行);泞潦(泥水淤积);路泞难行

    英文翻译

    mud; miry, muddy, stagnant

    方言集汇

    ◎ 粤语:ning6

    宋本广韵

    nào,chuò,zhuō [nao,chuo,zhuo]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HJH
    姓名学:
    仓颉: EYAJ
    四角: 311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卓声。本义:泥沼;深泥,烂泥)

    (2) 同本义

    淖,泥也。——《说文》

    天雨淖。——《汉书·韦元成传》

    世沉淖而难论兮。——《楚辞·怨世》

    和泥曰淖。——《通俗文》

    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濯淖污泥之中。——《资治通鉴·汉纪》

    (3) 又如:淖泞(泥烂滑溜);淖湴(淤泥);淖污(泥水混浊);淖田(烂泥田);淖潦(烂泥积水)

    (4) 流体

    漆淖水淖,合两淖则为蹇。——《吕氏春秋》

    形容词

    (1) 湿润

    淖乎如在于海。——《管子·内业》。

    淖,湿也。——《广雅》

    (2) 又如:淖泽(湿润)

    (3) 柔和

    夫水,淖弱以清。——《管子·水地》

    嘉荐普淖。——《仪礼·少牢礼》。注:“和也。”

    (4) 又如:淖溺(柔软);淖糜(烂糊粥);淖泞(泥泞)

    英文翻译

    slush; mu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u6
    ◎ 客家话:[梅县腔] nau5 [台湾四县腔] nau5 (neu2) cau5 [客英字典] nau5 cau5 [宝安腔] lau5 [客语拼音字汇] neu2 [海陆丰腔] nau6 (neu2) cau5
    ◎ 潮州话:之欧6(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敎去聲開口二等nrauh/neawɳ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