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yán gé [ yan ge]
注音 一ㄢˊ ㄍㄜ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沿革 yángé

(1) 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因袭和变革

载怀沿革,事有不同。——《隋书·高祖记》
政典沿革。——孙贻让《周礼正义序》
evolution;course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

词语解释

  1. 沿袭和变革。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历程。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於礼乐沿革,刑政宽猛,则謳歌已远,万舞成风。”《新唐书·蒋乂传》:“﹝ 蒋乂 ﹞结髮志学,老而不厌,虽甚寒暑,卷不释于前,故能通百家学,尤明前世沿革。”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序》:“其政典沿革,犹约略可考。”《花城》1981年第6期:“她闭上眼睛,也能描绘出这所院子的沿革来。”

  2. 革除。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 僧伽罗 ﹞恭揖羣官,遂即王位。於是沿革前弊,表式贤良。” 唐 玄奘 《达摩悉铁帝国》:“曩无明导,佇足邪途,浇弊虽久,沿革在兹。”

引证解释

⒈ 沿袭和变革。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历程。

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於礼乐沿革,刑政宽猛,则謳歌已远,万舞成风。”
《新唐书·蒋乂传》:“﹝蒋乂﹞结髮志学,老而不厌,虽甚寒暑,卷不释于前,故能通百家学,尤明前世沿革。”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序》:“其政典沿革,犹约略可考。”
《花城》1981年第6期:“她闭上眼睛,也能描绘出这所院子的沿革来。”

⒉ 革除。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僧伽罗﹞恭揖羣官,遂即王位。於是沿革前弊,表式贤良。”
唐玄奘《达摩悉铁帝国》:“曩无明导,佇足邪途,浇弊虽久,沿革在兹。”

沿革的国语词典

沿袭和变革。指称事物变迁的过程。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至于礼沿革,刑政宽猛,讴歌已远,万舞成风。」《隋书.卷二.高祖纪下》:「自古哲王,因人作法,前帝后帝,沿革随时。」也作「沿改」。

沿革的网络释义

沿革

  • 沿革(yán gé),意思是沿袭和变革。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历程;革除。语出南朝陈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至于礼乐沿革,刑政宽猛,则讴歌已远,万舞成风。”
  • 沿革的翻译

    英语: evolution of sth over time, course of development, history
    德语: Entwicklung, Evolution (einer Sache)​
    法语: historique (n.)​, changements successifs, évolution de qch avec le temps

    沿革造句

    审刑院制度的沿革主要表现在其院址的变迁及机构的增损上。
    刘歆在西汉沿革已久的今文十四博士制度上揭橥异端,举起了古文经学的大纛。
    这部分介绍了近代时期以来,西方国家社会性规制的历史沿革。
    介绍初查制度的历史沿革、概念、特点和法理分析。
    叙述了涤纶弹力面料和锦纶弹力面料开发的历史沿革,介绍了当前涤锦交织弹力面料和涤锦复合丝弹力面料的开发现状。
    第二部分介绍了处分权的历史沿革。
    在古莲花池园东,记者看到“莲池十二景”之一的寒绿轩已被设置为“莲池书院展览室”,介绍莲池书院的基本情况、沿革、名师、名徒等。
    然后回顾了船舶引航制度的历史沿革。
    本文介绍了晚清海防经费的收支沿革并分析了海防经费支绌的原因。
    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就整体来说,那时讲沿革一般只讲到“某代”。
    第三章回顾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并对现行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概况和公共住房供给模式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对跨国经营的理论和实践的沿革作了简单描述。
    事实上,帕森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社会沿革轮廓图。
    庙内石碑数十通,对关羽封号、关族世袭、庙堂沿革记载甚详。
    这些论文多数未公开发表,在封面上有“岭南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等毛笔字或印戳,反映了华南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
    本文系统梳理了镇江市北固山景区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兴废沿革,对该景区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通过文献考证和复原分析,对这座私家园林的历史沿革、基本布局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探讨。
    弄清辽阳城历史的建制沿革,对于我们揭示东北地区的历史编年和分期有著特殊的意义。
    对自己的乘龙快婿老岳丈赞赏有加,企足而待,命他用诗文来记录雷峰塔的沿革盛衰,为这座废毁的名塔留一份完备详尽的历史档卷。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MKG
    五行:
    仓颉: ECR
    四角: 371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王沿夏,将欲入 鄢。——《左传》

    沿于江海,达于 淮泗。——《书·禹贡》

    (2) 又如:沿溯(顺水下行与逆水上行);沿涉(顺流而行);沿流(顺流而下)

    (3) 遵循;因袭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理。——《礼记·乐记》

    (4) 又如:沿袭(遵循旧制);世代相沿;相沿成习;沿习(因袭;向来因循的习惯);沿惯(依照惯例)

    (5) 顺着衣物的边再镶上一条边 。如:沿鞋口

    名词

    (1) 边(多用在名词后) 。如:边沿;前沿

    (2) 某物的边缘 。如:炕沿

    英文翻译

    follow a course, go a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jan2 [宝安腔] jen2 [东莞腔] jen2 [沙头角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海陆丰腔] ren2
    ◎ 潮州话:ing5(îng)[揭阳]êng5[潮阳]i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沿與專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jĭwɛnjyen/jven
    gé,jí [ge,ji]
    部首: 901
    笔画: 9
    五笔: AFJ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TLJ
    四角: 445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革”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革”的字多与皮革有关。本义:去毛的兽皮)

    (2) 同本义。皮的总称

    革,兽皮治去其毛。——《说文》

    齿革羽毛。——《书·禹贡》

    执之用黄牛之革。——《易·遯卦》

    掌秋敛皮,冬敛革。——《周礼·天官》

    江南出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人造革;革带(皮带);革笥(用皮作的甲胄);革船(用皮革缝制的船)

    (4) 用革制成的甲胄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5) 车前的饰物

    革车千乘。——《礼记·明堂位》

    (6) 又如:革车(战车)

    (7) 通“勒”( )。马络头。有嚼口的叫勒,没有的叫羁

    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 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故共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8) 姓

    动词

    (1) 变革,更改

    革,改也。——《玉篇》

    鸟兽希革。——《书·尧典》

    故因秦时,本十月为岁首,不革。——《汉书·任敖传》

    愿革心易行。——《汉书·严助传》

    天地阴阳不革而成。——《吕氏春秋·执一》

    厉治革典。——《国语·周语下》

    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盐铁论·非鞅》

    革故鼎新。——李德裕《次柳氏旧闻》

    瑞锐意兴革,清浚 吴淞、 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流。——《明史·海瑞传》

    (2) 又如:革心(改变心意,不再为非作歹);革面(改变旧面貌,转变立场);革正(改正)

    (3) 免除或丢掉

    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魏书·食货志》

    (4) 又如:革旧从新(指除去旧的章法,遵从新的制度);革去(除去)

    (5) 另见

    形容词

    (1) 通“亟”。 危急

    成子高寝疾, 庆遗人请,曰:“子之病革矣。——《礼记·檀弓上》

    (2) 又如:病革(病重)

    (3) 另见

    英文翻译

    leather, animal hides; rad. 177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gaap3 g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et7 giet7 [宝安腔] gak7 [沙头角腔] gap7 [陆丰腔] get7 [东莞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et7 giet7 [客英字典] gak7 get7 giet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ged5 [梅县腔] g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核麥開入聲開口二等kækkrek/k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