沤榔

ōu láng [ ou lang]
繁体 漚榔
注音 ㄡ ㄌㄤˊ

词语释义

用牛榔木沤制成的饼。

词语解释

  1. 用牛榔木沤制成的饼。

    宋 朱辅 《溪蛮丛笑》:“牛榔木多浆, 猫 猺 餐飢缺食,则先以火窖地,掘根置窖中,压以石,又用火沤熟,捣作饼饵,名沤榔。”

引证解释

⒈ 用牛榔木沤制成的饼。

宋朱辅《溪蛮丛笑》:“牛榔木多浆, 猫猺餐飢缺食,则先以火窖地,掘根置窖中,压以石,又用火沤熟,捣作饼饵,名沤榔。”

沤榔的网络释义

沤榔

  • 沤榔,读音为ōu láng ㄡ ㄌㄤ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用牛榔木沤制成的饼。
  • 汉字详情

    òu,ōu [ou]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AQY
    五行:
    仓颉: ESK
    四角: 31114

    详细解释

    ōu

    名词

    (1) 水中浮泡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苏轼《九日黄楼作》

    (2) 如:沤泊(水泡,浮沫);沤点(雨滴着水时泛起的水泡)。喻指虚空无常的世事。如:沤梦(泡影般的梦);沤珠槿艳(比喻短暂的幻景。沤珠,水泡。槿,木槿花,鲜艳而易凋谢)

    (3) 水名 。耒水上源之一。发源于湖南省桂东县北,西南流入桂阳县(今汝城县)境后折而西流,至黄草坪与耒水南源会合

    (4) 通“鸥”。水鸟名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列子·黄帝篇》

    (5) 另见 òu

    òu

    动词

    (1) 长时间地浸泡

    沤,久渍也。——《说文》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2) 又如:沤麻池(沤麻的水池);沤纻(亦作“沤苎”。沤麻);沤罨(长时间地浸泡并覆以泥,使之腐烂);沤营(水浸茅草使柔韧)

    (3) 壅埋堆积 。如:沤凼(用来沤肥、蓄肥的小坑);沤粪(将人畜粪便沤制发酵)

    (4) 〈方〉∶憋闷在心里 。如:沤气(火气闷在心里);沤两天也不要紧,反正有我哩

    (5) 用润肤的香蜜涂抹皮肤。香蜜即称“沤子” 。如:沤手香(一种润肤的香脂)

    (6) 另见 ōu

    英文翻译

    soak, steep; sodden or soaked

    方言集汇

    ◎ 粤语:au1 au3
    ◎ 潮州话:au1

    宋本广韵

    láng [lang]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YV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IIL
    四角: 47927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木,郎声。本义:高木。又为木名。如:榔榆)

    (2) 槟榔,又叫桄榔

    榔,俗桹子。凡宾桹、桄桹皆从良,或单作郎。——《正字通》

    (3) 同“桹”,渔人系在船舷上敲击以驱鱼入网的长木棒 。如:榔榔(象声词);榔头(锤子);榔板(为惊鱼入网而能踏出声响的木板)

    英文翻译

    betel-nut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long2 [陆丰腔] nong3 [客英字典] long2 nong2 [海陆丰腔] long2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台湾四县腔] long2 [宝安腔] long2
    ◎ 潮州话:lang5 no5(lâng nô)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