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滓

chén zǐ [ chen zi]
注音 ㄔㄣˊ ㄗˇ

词语释义

沉滓 chénzǐ

(1) 沉淀物;沉在水中的渣滓。也喻消失的落后腐朽的事物和反动思潮或势力

《沉滓的泛起》——鲁迅
dregs;sendiment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dregs;sendiment] 沉淀物;沉在水中的渣滓。也喻消失的落后腐朽的事物和反动思潮或势力《沉滓的泛起》--鲁迅

汉字详情

chén [chen]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P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EBHN
四角: 3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冘( yín)声。甲骨文字形,中间是牛,周围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商代祭祀用牲的方法。本义:没入水中)

(2) 同本义

沈,没也。——《广雅》

以狸沈祭山林川泽。——《周礼·大宗伯》。注:“川泽曰沈。”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诗·小雅·箐箐者莪》

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又如:石沉大海;沉溺(沉没水中)

(4) 埋没 。如:沉沦(埋没);沉压(沉抑;埋没)

(5) 投水 。如:沉河(投河自尽);沉湘(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6) 古代祭川泽曰沉。因向水中投祭品故名 。如:沉祠(古代祭水神之礼仪);沉辜(古代宰牲以祭川)

(7) 沉迷,沉溺

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战国策·齐策四》

细腰沉赵女。—— 杨敬之《客思吟》

我用沈酗于酒。——《书·微子》。传:“沈,湎也。”

沈酒冒色。——《书·秦誓上》

沈而乐者。——扬雄《法言·寡见》

(8) 又如:沉饮(沉迷于饮酒);沉酣(沉酒而酣适);沉乱(沉迷昏乱)

(9) 隐伏;隐没 。如:沉伏(隐伏);沉志(谓潜隐志向);沉汉(隐没);沉祟(隐伏的灾祸);沉晦(隐而不露);沉恶(隐伏的罪恶)

(10) 降落、坠落 。如:沉陨(坠落);沉坠(坠落);沉埃(落下的尘埃)

(11) 沉沦;沦落 。 如:沉人(沉沦在下的贤人);沉顿(沉沦顿踬)

(12) 忍住,压制 。如:沉住气;沉下心来

名词

(1) 山岭上凹处的积水

除山川沈斥。——《汉书·刑法志》

(2) 古水名 。

(3) 陕西省滪水的别名。

(4) 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的杨桃溪,为涪江的支流

(5) 指沉香 。如:沉速(檀香。因檀木质重速沉,故称);沉速香饼儿(用檀香作主要原料的一种盘香)

形容词

(1) 深 。如:沉泉(深泉);沉渊(指深渊。比喻险境;犹言没入深渊之中)

(2) 深沉 。如:沉厚 (深沉而敦厚);沉潜(深沉而不轻浮);沉猜(深沉多疑)

(3) 份量重,重

无苗时采,则实而沉。——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4) 又如:一头沉;沉枷(重枷,囚押重犯的大枷)。又指沉重,心思重重的。如:沉困 (沉重,困乏);沉纡(沉重迟缓);沉迟(沉重迟缓);沉悴(忧伤;衰颓;疲萎)

(5) 病情严重的 。如:沉殆(谓病势沉重,生命危殆);沉病(重病;久病);沉疾(重病)

(6) 沉着 。如:沉毅有守(沉着刚毅有主见)

(7) 稳重 。如:沉默默(庄重、静默的样子);沉稳(稳重;安稳)

(8) 低沉

暮霭沉沉楚天阔。——宋· 柳永《雨霖铃》

(9) 如:沉冥(低沉冥寂);沉细(低沉细微);沉声(声调低沉)

(10) 沉静 。如:沉靖(沉静);沉详(沉静安详)

(11) 沉闷 。如:沉心(心里不愉快);沉屯(沉闷);沉菀(沉郁,郁结不舒)

(12) 长久 。如:沉委(谓久病委顿);沉雨(久雨);沉卧(久卧)

副词

(1) 程度深 。如:沉研(深入研究);沉究(深入研究)

(2) 极,十分 。如:沉悲(极度悲伤);沉窘(非常穷困)

英文翻译

sink, submerge; addicted to

方言集汇

◎ 粤语:cam4 zam6
◎ 客家话:[陆丰腔] chim3 [梅县腔] chim2 [沙头角腔] cin2 cim2 [东莞腔] cim2 [宝安腔] cim2 [客英字典] chim2 [台湾四县腔] tsiim2 dem5 [海陆丰腔] chim2 de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深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ɖʰĭĕmdrim/dym
[zi]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PUH
五行:
仓颉: EJYJ
四角: 331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宰声。本义:液体里下沉的杂质)

(2) 同本义

滓,淀也。——《说文》。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

化白于泥淄。——《太玄·更》。注:“黑也。”

脉不粘肤,食不留滓。——刘峻《送橘启》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唐· 陆羽《茶经》

(3) 又如:滓方(收集茶叶渣的器具);滓脚(渣子,渣末)

(4) 用同“汁”

行到灶前毛器具,目滓流落拭卖干。——《中国歌谣资料·福建歌谣》。原注:“目滓,眼泪。滓当‘汁’之声转。”

形容词

(1) 污浊

皦然泥而不滓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滓敝(肮脏破烂);滓淤(污泥;污浊的东西);滓尘(污浊的尘世);滓窳(污浊)

(3) 低贱 。如:滓贱(低贱);滓韵(低劣的诗歌)

动词

(1) 沾污

血滓太阿铓,看腥污髑髅囊。——郑若庸《玉玦记》

(2) 又如:滓污(污染);滓秽太清(使天空受到污染。比喻玷污清明)

(3) 污染;玷污

司马太傅(道子)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 太傅叹以为隹。 谢景重在座,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 太傅因戏 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世说新语·言语》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无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北山移文》

(4) 又如:滓秽(玷污)

英文翻译

sediment, lees, dregs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i3 [客语拼音字汇] zi3 [宝安腔] zai3 [梅县腔] zai3 [台湾四县腔] zai3 [东莞腔] zai3 [客英字典] zai3
◎ 潮州话:z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阻史上聲開口三等ʧĭəcrix/tr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