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浍
繁体
汾澮
注音
ㄈㄣˊ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汾水与浍水。
词语解释
汾水 与 浍水 。
《左传·成公六年》:“不如 新田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 汾 澮 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
引证解释
⒈ 汾水与浍水。
引《左传·成公六年》:“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
汾浍的网络释义
汾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水名,即汾河 。在山西省中部。长七百一十六公里,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英文翻译
river in Shanxi prov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a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n1 [海陆丰腔] fun1 [客语拼音字汇] fun1 fun2 [宝安腔] fun2 | fun1 [台湾四县腔] fu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n1 [海陆丰腔] fun1 [客语拼音字汇] fun1 fun2 [宝安腔] fun2 | fun1 [台湾四县腔] f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汾 | 符分 | 並 | 文 | 平聲 | 文 | 合口三等 | 文 | 臻 | byon/biun | bʰĭuən |
详细解释
huì
名词
(1) 河名,浍河 。源出河南省,流经安徽省北部,上游为东沙河和包河,在临涣汇合后,向东南流经固镇、边城,又向东流至五河县北与沱河汇合,最后流注洪泽湖
(2) 另见
kuài
名词
(1) (形声。从水,会声。(
)本义:水名。也称浍河。源出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田的排水沟以浍写水。——《周礼·稻人》。注:“田尾去水大沟。”
而深山卡谷之水,四面而出,沟渠浍川,十百相通。——宋· 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
(2) 另见
英文翻译
irrigation ditch, trench; river
方言集汇
◎ 粤语:kui2
◎ 潮州话:哥歪3(怪)
◎ 潮州话:哥歪3(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