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渍渍

hàn zì zì [han zi zi]
注音 ㄏㄢˋ ㄗˋ ㄗˋ

词语释义

汗渍渍 hànzìzì

(1) 〈方〉形容微汗的样子

跑了一路,浑身汗渍渍的
sweaty

汗渍渍造句

骄阳炙烤着大地,穿着整洁的灰色工作服,汗渍渍的手紧紧攥着深红色的工会会员证,遵义市首创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农民工犹中军心里乐滋滋的。
坐了一趟“摩的”,吓得背后汗渍渍坐上其中一辆“摩的”,记者发现为了让乘客乘坐更舒适,车主拆掉了后备箱,而且很“体贴”地加宽后座的脚踏板。
在船舱外,船员们即使穿着恤等短袖夏装,还是非常闷热,不时有湿热的海风吹过,也让人产生汗渍渍的感觉。
坐了一趟“摩的”,吓得背后汗渍渍。
岁月在令人欲死的炎热下粘了起来,缓慢而无奈的日子,除了使人懒散和疲倦之外,竟对什么都迷迷糊糊的不起劲,心里空空洞洞地熬着汗渍渍的日子。
肖同学一紧张就出汗,手心常汗渍渍的,手上还出现了不少米粒般大小的水疱,瘙痒难耐。
经过一路的颠簸,领导身上汗渍渍的,他便想洗个热水澡。
大妈的胳膊、脖子、脸上都是汗,特别是她的手心里汗渍渍的。
炎热、潮湿,不经意间我们掉进了汗渍渍的夏天。
不大的工夫,他的小脸就汗渍渍的。
仲秋正是“秋老虎”肆虐之际,静静地待在房间里啥也不干,浑身也汗渍渍的。
再看看兄弟俩的行头,文化衫上的字迹已经被汗渍渍得斑驳了,鞋子上落满了“煤渣子”。
夏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不少市民感觉整天汗渍渍的,吃啥都难入味。
拿一张火纸折叠用砖压在坟尖,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内衣早已汗渍渍的了。
一摞摞皱巴巴甚至汗渍渍的钱被整齐地摆到了桌子上。
冬天眼镜雾蒙蒙,夏天眼镜汗渍渍。
我知道他是怕弄脏了我的衣服,看着他傻笑的脸,突然间好感动,我不管不顾地扑进他的怀里,紧紧地抱住了他,踮起脚尖在他汗渍渍的脸颊上印上一个吻。
灯,重燃,我大气不敢喘一口,任凭提柄的竹签扎着手心,任凭火苗灼灼暖着早已汗渍渍的手掌……一动不敢动。

汉字详情

hàn,hán [han]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FH
五行:
仓颉: EMJ
四角: 31140

详细解释

hán

名词

(1)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 土谢图汗、 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清史稿》

(2) 另见 hàn

hàn

名词

(1)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与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汗星(细小的汗珠);汗迹(汗水的痕迹)

(4)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 。如:汗筒(古人用竹筒书写,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称为汗筒,也称汗青);汗竹(借指史籍、书册);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5) 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动词

(1)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汗下(汗流下来);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脱(出汗失水而虚脱)

(3) 另见 hán

英文翻译

perspiration, sweat

方言集汇

◎ 粤语:hon4 hon6 hong6
◎ 客家话:[梅县腔] hon5 [沙头角腔] hon5 [东莞腔] hon5 [海陆丰腔] hon6 [客英字典] hon5 [宝安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台湾四县腔] hon5
◎ 潮州话:hang2(háng) hang5(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安平聲開口一等ɣɑnghan/han
[zi]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QMO
四角: 35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短时间浸泡)

(2) 同本义

渍,沤也。——《说文》

剥削淹渍以为菹。——《诗·楚茨》笺

水浸曰渍。——《通俗文》

(3)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渍种者。——《论语·商虫》

净淘种子,渍经三宿。——贾思勰《齐民要术》

(4) 又如:渍酒(浸泡在酒里);渍痕(水侵蚀的污迹);渍渍(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5) 冲洗 。如:渍米(淘米)

(6) 染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7) 又如:渍浸(浸染)

(8) 沾染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9) 又如:渍污(污染)

(10) 染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穷困颜色愁悴不赡者,心身自食之。——《吕氏春秋》

(11) 又如:渍病(染病)

(12) 陷入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荀子》

(13) 又如:渍淖(陷入泥沼)

名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如:油渍

(2) 造成污迹的东西 。如:水渍;茶渍

英文翻译

soak, steep; dye; stains; sodden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潮州话:之余3(恣)

宋本广韵

[zi]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G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QMO
四角: 351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义:短时间浸泡)

(2) 同本义

渍,沤也。——《说文》

剥削淹渍以为菹。——《诗·楚茨》笺

水浸曰渍。——《通俗文》

(3) 《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渍种者。——《论语·商虫》

净淘种子,渍经三宿。——贾思勰《齐民要术》

(4) 又如:渍酒(浸泡在酒里);渍痕(水侵蚀的污迹);渍渍(满是汗水或泪水的样子)

(5) 冲洗 。如:渍米(淘米)

(6) 染

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周礼·考工记·钟氏》

(7) 又如:渍浸(浸染)

(8) 沾染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9) 又如:渍污(污染)

(10) 染

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穷困颜色愁悴不赡者,心身自食之。——《吕氏春秋》

(11) 又如:渍病(染病)

(12) 陷入

行而供冀,非渍淖也;行而俯项,非击戾也。——《荀子》

(13) 又如:渍淖(陷入泥沼)

名词

(1) 油的沉淀或渣滓 。如:油渍

(2) 造成污迹的东西 。如:水渍;茶渍

英文翻译

soak, steep; dye; stains; sodden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潮州话:之余3(恣)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