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涔涔

hàn cén cén [ han cen cen]
注音 ㄏㄢˋ ㄘㄣˊ ㄘㄣˊ

词语释义

汗水不断往下流

词语解释

  1. 汗流貌。

    巴金 《春》十五:“四五只彩蝶在她们的头上飞来飞去,总不给她们捉到。她们跑得汗涔涔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霆 ﹞汗涔涔地由通大客厅的门兴奋地急步走来。”

引证解释

⒈ 汗流貌。

巴金《春》十五:“四五只彩蝶在她们的头上飞来飞去,总不给她们捉到。她们跑得汗涔涔的。”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霆﹞汗涔涔地由通大客厅的门兴奋地急步走来。”

汗涔涔的国语词典

形容流很多汗的样子。

如:「他汗涔涔的跑来,告诉我这个天大的喜讯。」

汗涔涔的网络释义

汗涔涔

  • 汗涔涔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hàn cén cén,形容汗水不断往下流。
  • 汗涔涔造句

    他下颚突出来,像一块四方的铁。而那只汗涔涔的软松松的鼻子,像是铁上面的一片蘑菇。
    赛勒诺斯发现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事情,他冷汗涔涔的急于溜之大吉。
    猪三刀额头冷汗涔涔,双手扼住脖子,嘶声道“圣主,小的错了,求您饶命。
    胸口的沉闷越来越重,背心的冷汗涔涔而起,谭素英只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曹德磊此时双拳紧握,冷汗涔涔,在屏息闻声的同时脑内飞快的计算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方法。
    卢副使,您这是怎么了,看你脸色发白,冷汗涔涔,莫不是发了热病?
    辛木一郎和山本佐次木抬眼互看,眼神中都充满惶惧,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
    而且他发现那变态已经发现自己了,杜成浩的双手抖了起来,脑门上有冷汗涔涔的冒了出来,手脚并用急急忙忙的发动汽车溜之大吉。
    林荫深处,秦尘趴在一处茂盛的草丛中,脸色苍白,额头上冷汗涔涔。
    半月之后的某天早上,刚从漪澜殿落荒而逃的刘傲汗涔涔的一边跑,一边出神的想着。
    木火冷哼一声,斧手与剑手皆是冷汗涔涔,这才互望一眼,凶猛的向仓扬扑来,在强者面前他们别无选择。
    看着周围一圈又一圈,层层叠叠的围观群众,方文山打红的双眼一下子恢复了清明,刚刚直贯顶门的气血四散一空,脑门上背上冷汗涔涔,心知不妙。
    黑暗中带着怒意的话语,令得刀疤男子突然感觉一股无形的气场将自己笼罩,背后顿时间冷汗涔涔,连忙开口求饶道。
    杨烈感觉在这一瞬间,自己就像掉进了冰窟窿里,浑身冰凉,后背的冷汗涔涔而下。
    大暑到,真热闹,风扇吹吹扇子摇;树荫下,溪水边,遮阳挡眼暑温降;汗涔涔,湿衣衫,热情高涨不怕炎;喜乐多,忧愁少,好运连连到永久。
    胖子吓了一跳,后背上瞬间冷汗涔涔。
    漂亮男人的脸色十分苍白,额头上冷汗涔涔,也不知道他是被熊强这些话给噎的,还是因为被熊强刺了一剑伤的。
    被鬼无天打成猪头样的凯恩斯眼见于此,心惊胆寒,浑身冷汗涔涔。
    羞愤欲绝的蒂娜不断的挥肘击打在杨阳腰间的软肉上,剧烈的疼痛令杨阳额头冷汗涔涔,不仅是腰间的疼痛,身上似乎没有一处是不痛的。
    一声撕心裂肺的悲呼后,黄炎汗涔涔着,惊醒过来!竟然是南柯一梦……

    汉字详情

    hàn,hán [han]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FH
    五行:
    仓颉: EMJ
    四角: 31140

    详细解释

    hán

    名词

    (1)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 土谢图汗、 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郤之。——《清史稿》

    (2) 另见 hàn

    hàn

    名词

    (1)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2)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汗巾(擦汗用的手巾);汗血(汗与血;流汗流血;汗出如血);汗汪汪(形容汗水多的样子);汗星(细小的汗珠);汗迹(汗水的痕迹)

    (4) 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样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 。如:汗筒(古人用竹筒书写,竹筒在使用前,先在火上烤出汁,用以防蛀,称为汗筒,也称汗青);汗竹(借指史籍、书册);汗青头白(书成人老)

    (5) 旧时维吾尔族一些上层男子名字后面所加的称号 。亦作维吾尔族表示女性的称号,用在名字末尾

    动词

    (1) 出汗;使出汗

    汗牛塞屋。——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汗下(汗流下来);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样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脱(出汗失水而虚脱)

    (3) 另见 hán

    英文翻译

    perspiration, sweat

    方言集汇

    ◎ 粤语:hon4 hon6 hong6
    ◎ 客家话:[梅县腔] hon5 [沙头角腔] hon5 [东莞腔] hon5 [海陆丰腔] hon6 [客英字典] hon5 [宝安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台湾四县腔] hon5
    ◎ 潮州话:hang2(háng) hang5(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安平聲開口一等ɣɑnghan/han
    cén [ce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M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UON
    四角: 32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岑( cēn)声。本义:连续下雨,积水成涝)

    (2) 同本义

    涔,渍也。——《说文》

    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鳝鲔。——《淮南子·泛论》

    (3) 又如:涔旱(涝灾与旱灾)

    (4) 路上的积水

    牛蹄之涔,无尺之鲤。——《淮南子·俶真》

    (5) 又如:涔蹄(积水的蹄迹);涔水(雨后积水)

    形容词

    (1) 雨多,涝渍

    宫池涔则溢。——《淮南子·说林》

    (2) 又如:涔云(含雨的浓云);涔滴(一点点地流淌)

    (3) 泪落不止的样子

    涔泪犹在袂。——江淹《赠别》

    (4) 又如:涔泪(流下的眼泪)

    英文翻译

    river in Shaanxi; murky tor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m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m2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cem2 [海陆丰腔] cem2 cim2 [客英字典] cem2 cim2 [宝安腔] cem2 cim2 [梅县腔] cem2 cim2
    ◎ 潮州话:俄音5(吟)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鋤針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zrim/drymdʒʰĭĕm
    cén [cen]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M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EUON
    四角: 32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岑( cēn)声。本义:连续下雨,积水成涝)

    (2) 同本义

    涔,渍也。——《说文》

    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鳝鲔。——《淮南子·泛论》

    (3) 又如:涔旱(涝灾与旱灾)

    (4) 路上的积水

    牛蹄之涔,无尺之鲤。——《淮南子·俶真》

    (5) 又如:涔蹄(积水的蹄迹);涔水(雨后积水)

    形容词

    (1) 雨多,涝渍

    宫池涔则溢。——《淮南子·说林》

    (2) 又如:涔云(含雨的浓云);涔滴(一点点地流淌)

    (3) 泪落不止的样子

    涔泪犹在袂。——江淹《赠别》

    (4) 又如:涔泪(流下的眼泪)

    英文翻译

    river in Shaanxi; murky torr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am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m2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cem2 [海陆丰腔] cem2 cim2 [客英字典] cem2 cim2 [宝安腔] cem2 cim2 [梅县腔] cem2 cim2
    ◎ 潮州话:俄音5(吟)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鋤針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zrim/drymdʒʰĭ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