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

hàn shuǐ [han shui]
繁体 漢水
注音 ㄏㄢˋ ㄕㄨㄟ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汉水 Hàn Shuǐ

(1) 中国中部的一条河,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the Han River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又称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长1,532公里。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有些人用汉水和魅力来赚钱。
2、王平尽言汉水地理。
3、从学科建设的视野看待汉水文化研究,主要涉及其命名、学科定位和学科内容等涉及学科发展的大问题。
4、在中华文明构成中,汉水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悠久辉煌的历史。
5、汉水名城不仅是三方争夺的焦点和三国名人涉足的热点,而且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和人才中心;
6、汉水文化是融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由于位居汉水和月湖之间的良好地理位置,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使之成为体现武汉特色的窗口,成为讨论的重点。
8、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汉水流域在交通、矿产、旅游业等方面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区位优势。
9、本文探讨了汉水文化的概念,阐明了汉水文化的特点和地位,汉水文化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0、汉水为长江最大支流,也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名河之一。
11、武汉市被长江和汉水分成为三个城市。
12、文章通过理论研究、遗迹考察和战况分析,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发生在长江上,而是发生在汉水上;
13、历史上汉水流域长期是沟通西北与中南的交通大动脉。
14、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水汇合处。
15、汉水地处我国中部,是南北文化、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
16、因此该文化应是史前东夷族的一支,经过两次西迁到达今之汉水上游地区。
17、介绍郧西县汉水将军河索道桥的检测与检算。
18、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的祭祀文化系统之中。
19、“防渚”非“房陵”,而在汉水河谷的丹江口到那县这段水路途中。
20、应该说炎帝神农是汉水流域人民最大的、最高的骄傲。
21、南阳市位于九朝古都,时为东汉国都的洛阳之南,又因地处汉水以北、伏牛山以南,故而得名南阳。
22、汉水民歌源远流长,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
23、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引汉水给沿线各省(市)的分配水量,计算结果合理、可行。
24、西周以前,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间缺乏密切联系。
25、西汉水流域经历了复杂的古今变迁,留存有厚重的文化积淀。
26、如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汉水下游近楚都的沧浪之水;

汉水的国语词典

河川名。发源于陕西省宁羌县北皤冢山,至湖北省汉口与汉阳之间流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亦是汉中盆地的命脉。

汉水造句

这笔专项贷款将主要用于汉口龙王庙等险工险段的综合整治,以及长江、汉水和连江支堤建设达标等重点工程。
大家请看,荆襄北临汉水,南靠南海交址,东面东吴,西枕巴蜀,实乃战地亦。
刘璟忽然有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两人布兵汉水两岸,皆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现在却把手言欢,共叙交情,不知让两岸将士看到,他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而目前正在打造江汉朝宗旅游景区,整合包括游船在内两江四岸旅游资源,将成为武汉水陆一日游经典项目。
浩荡长江在三楚腹地与汉水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而三镇互峙的伟姿。
张献忠爽过一把后,生怕郧阳一带的左良玉部明军来攻,便在大肆劫掠焚烧后即涉汉水而东,打下光州后,折入湖北克随州。
诸葛亮鏖兵汉水,马孟起力闯三营。
虽然江北的局势日趋紧张,曹军即将南攻的消息如鹤唳风声,早已传遍樊城内外,不少消息敏感的居民纷纷渡江南下,汉水之上舟来舟往,每艘渡船上都满载着渡江逃难的民众。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后世对赵子龙的评价。
荆州有倚凭长江、汉水的坚固,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要。
又行数日,方冀在一个村镇前命船老大停船靠岸,下船时给了船老大丰厚的船资,两夫妇欢天喜地掉船回头,回到汉水上再去揽客了。
天门是中俄万里茶道从汉口北上的必经之地,是汉水大码头,同时也是茶圣陆羽的故乡,在茶文化上代表了一个高度。
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提出通过调整箱形转换层刚度来控制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的建议,同时研究得出了本文工程实例中武汉水果湖大厦相对理想的转换层位置。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出斜谷,司马懿自荆州溯汉水出西城,将兵分三路会攻汉中。
汉水居神女,清白不可思。弄珠劳客子,解佩试微辞。盈步容飘逸,罗裳胜羽衣。惊折一顾首,何处觅仙姿?李暮寒。
有青藏高原及雄峰巨峦的终年积雪为后盾,长江的水势自然超过源自嶓冢山和玉带河的汉水,因而“袭夺”成为主流。
古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中游的南阳盆地。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

汉字详情

hàn [han]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C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
四角: 37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 汉族人 。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 男子的俗称 。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英文翻译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3

宋本广韵

shuǐ [shui]
部首: 434
笔画: 4
五笔: II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
四角: 12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 2 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4) 特指河流

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6) 泛指一切水域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8) 汁、液的通称 。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9) 大水;水灾

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 汤有七年之旱。—— 汉· 晁错《论贵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10) 又如:水备(防止水患的设施);水墉(防洪墙)

(11) 星名 。如:水宿(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

(12) 官名 。如:水虞(古代官名。掌管川泽的政令);水官(掌管治水、征收鱼税的官)

(13) 货币中银的含量。银子的成色,转为货币兑换贴补金及汇费之称 。如:贴水;扣水;汇水;水丝(成色低劣的银子)

(14) 五行之一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书·洪范》

(15) 水生动植物 。如: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6) 旧指尼姑和娼妓的痛苦生活境遇 。如:水局(旧指妓院娼家);水客(跑码头的商人,也指人贩子)

(17) 额外收入或附加费用。又“发水”就是“发财”

(18) 指水军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19) 水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贵州省

(20) 姓

动词

(1) 泅水,游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 又如:水式(指游水的技能);水行(谓游水);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3) 哄诱探询 。如:连水带拍,把他问的三心二意

(4) 用水测平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周礼》

(5) 〈方〉∶不成功,败了

我这个月,水啦。——《伐木人传》

形容词

〈方〉∶马虎的,不负责任的

这个办事的太水了!事情没办妥,还损坏了一辆车子。——《常用东北方言词浅释》

英文翻译

water, liquid, lot5on, juic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ui3 [梅县腔] shui3 [沙头角腔] sui3 [客语拼音字汇] sui3 [陆丰腔] sui3 [东莞腔] sui3 [宝安腔] sui3 [客英字典] sui3 [海陆丰腔] su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旨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軌脂B合上聲合口三等脂Bsjyix/sjwyyɕ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