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输入技术

hàn zì shū rù jì shù [han zi shu ru ji shu]

词语释义

高端的创新的技术。

汉字详情

hàn [han]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C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
四角: 37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 汉族人 。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 男子的俗称 。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英文翻译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3

宋本广韵

[zi]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ND
四角: 3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

letter, character, w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置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zih/dzioh
shū [shu]
部首: 405
笔画: 13
五笔: LWG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QOMN
四角: 485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车,俞声。本义:转运,运送)

(2) 同本义

输,委输也。——《说文》

运所有,输所无。——《淮南子·泛南训》

输积聚以贷。——《左传·襄公九年》

春申道缀基毕输。——《荀子·成相》

秦于是乎输粟于 晋。——《左传·僖公十三年》

输之于宫以为食器。——《韩非子·十过》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输供(输送供给);输将(运送);输场(唐代转运物资的货场);输发(输送和调发粮草、军队);输转(转运);输将(运送,输运);输遣(运送)

(4) 交出;缴纳

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捐献)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缴纳)官。——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5) 又如:输诚(献纳诚心);输分(捐送财礼分子);输征(缴纳赋税);输货(献纳财货);输期(缴纳租税的期限);输税(纳税);输粮(缴纳租税);输纳(多指赈济或交税的捐献);输财助边(捐献财物,帮助边境的防卫);输芒(传说蟹于八月稻熟时,腹中有一稻芒,献于海神)

(6) 传达,表达

当面输心背面笑。——杜甫《莫相疑行》

(7) 又如:输心(献纳诚心,表白忠诚的心意);输心贴意(真心实意。输心:表示真心);输写(倾吐,抒发情意)

(8) 报告;告诉

常以国情输楚。——《战国策·秦策》

(9) 又如:输敌(报告敌方);输情(表示真情)

(10) 灌输;灌注

险出三峡右,长输不尽溪。——苏轼《庐山二胜栖贤三峡桥》

(11) 又如:输灌(灌输)

(12) 报效 。如:输勤(出力;效力);输力(出力,贡献力量);输效(报效);输实(竭尽忠诚)

(13) 罚役 。如:输作(因犯罪罚作劳役);输徒(罚作劳役);输役(因犯罪罚作劳役)

(14) 堕;堕坏

屡顾尔仆,不输尔载。——《诗·小雅·正月》

(15) 负,失败

昨日输了一陈,挫动锐气。——《群英会蒋干中计》

虽然是输赢无定,也须知报应分明。——《陈州粜米》

(16) 又如:输服(认输);输眼(方言。以目测某事物的准确程度打赌,输了的叫“输眼”);输筹(负局;失利)

形容词

(1) 不及,赶不上

平生奇绝输此游。——黄遵宪《下水船歌》

(2) 又如:输与(比不上;给与);输小(甘愿处于低下地位);输款(投诚)

英文翻译

transport, carry, haul

方言集汇

◎ 粤语:syu1

宋本广韵

[ru]
部首: 222
笔画: 2
五笔: T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H
四角: 80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 同本义

入,内也。——《说文》

他人入室。——《诗·唐风·山有枢》

就不欲入。——《庄子·人间世》

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左传·文公十六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3) 又如:入门问讳(到别人家里,先需了解人家先祖名讳,以便谈话);入对(进宫回答皇帝的问题);入览(看到);入迁(从外地迁到京城做官);入学(童生考取秀才);入山;入口;入帘(科举时期,考官进场阅卷)

(4) 参加, 加入

室人入又。——《诗·小雅·宾之初筵》

自四卿入军机,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5) 又如:入舍布袋(上门女婿);入舍女婿(入舍);入释(参加佛教;进入佛门);入舍(做上门女婿);入脚(进身;指搭上关系);入队;入伙;入金马、登玉堂(考进翰林院。金马、玉堂指汉代的金马门和玉堂殿);入局(加入赌局);入团

(6) 交、交纳

入其社稷之臣于秦。——《战国策·秦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入粟(交纳一定数目的钱捐取功名)

(8) 接纳;采纳

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周礼·地官·媒氏》

其臣箴谏以不入。——《国语·吴语》

野人莫敢入王。——《史记·楚世家》

商君亡 秦归 魏, 魏怒不入。——《史记·魏世家》

时上颇厌兵,入其言。——罗大经《鹤林玉露》

(9) 与…相适应

曲直之不相入。——《淮南子·主术》。注:“中也。”

(10) 又如:入式(合乎程式);入道;入彀

(11) 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汉· 贾谊《过秦论上》

项伯即入见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12) 又如:入阁拜相(进入内阁,成为宰相);入王(入朝晋见天子);入侍(入朝侍奉);入见(入宫进见);入宦(入官为仆隶);入相(入朝为宰相);入宿(入宫值宿);入贺(入朝庆贺)

(13) 到达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 又如:入月(妇女孕期足月);入玄(达到玄妙的境界);入来(到来;进来);入脚(到临,开始);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15) 侵入

获大城焉曰入之。——《左传·文公十五年》

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6) 又如:入犯;入抄(侵入抄掠)

(17) 占据

乃入据陈(地名)。——《史记·陈涉世家》

(18) 又如:入席;入列;入主(外族进入中原作统治者);入官(从政,做官)

名词

(1) 收入,进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岁入;入不敷出

(3) 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英文翻译

enter, come in(to), join

方言集汇

◎ 粤语:jap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p8 [宝安腔] ngip8 [梅县腔] ngip8 [陆丰腔] gnip8 [客语拼音字汇] ngib6 [东莞腔] ngip8 [沙头角腔] gnip8 [台湾四县腔] ngip8 [海陆丰腔] ngip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nʑĭĕpnjip/rip
[ji]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JE
四角: 54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手,支声。本义:技艺,技巧,才艺)

(2) 同本义

技,巧也。——《说文》

尚技而贱车。——《礼记·坊记》。注:“犹艺也。”

无他抚。——《大学》

他技,奇巧异端也。——《公羊传·文公十二年》注

人多技巧。——《老子》。注:“工匠之巧也。”

能有所艺者技也。——《庄子·天地》

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技盖至于此。——《庄子·养生主》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技之奇妙。——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技亦灵怪。——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技量(本事;能耐);技穷(方法用尽,本领使完);技擅穿杨(形容射箭技艺高超);技俩(技能;手段);技法(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4) 歌舞。亦指以歌舞为业的艺人

名姝异技,虽禁中不逮。——《新唐书·元载传》

天下之善技。——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李伶为绝技。

(5) 又如:技和(宋代杂剧的散段);技人(表演歌舞的艺人);技乐(善于吹弹歌舞的人)

(6) 工匠,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

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荀子·富国》

(7) 又如:百技(各种行业的人)

英文翻译

skill, ability, talent, ingenuity

方言集汇

◎ 粤语:ge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海陆丰腔] k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i1 [陆丰腔] gi3 [台湾四县腔] ki3 gi1 [东莞腔] k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綺支B開上聲開口三等支Bgiex/gyeegʰĭe
shù,zhú [shu,zhu]
部首: 420
笔画: 5
五笔: S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D
四角: 43900

详细解释

shù

名词

(1) (形声。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

(2) 同本义

術,邑中道也。——《说文》

术,道也。——《广雅》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园圃术路。——《汉书·刑法志》。注:“大道也。”

横术何广广兮。——《汉书·燕刺王旦传》

归空城兮,狗不吠,鸡不鸣,横术何广兮,固知国中之无人!——《汉书》

(3) 泛指街道、道路

齐城、 高唐当术而大败。——《孙膑兵法·擒庞涓》

(4) 又如:术阡(道路);术径(大道与小路);术路(大道);术衢(道路)

(5) 方法;策略

臣有百胜之术。——《战国策·魏策》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但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子有何术可导我耶?——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术法(方法);术鹄(方法与目的)

(7)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三国志·诸葛亮传》

(8) 权术;计谋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术数(方法和谋略);术计(权术计谋);术略(韬略;谋略);术谋(讲求权术谋略)

(10) 技艺;业术

古之学术道者。——《礼记·乡饮酒义》

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宋· 苏轼《教战守》

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1) 又如:营造术;雕刻术;术道(才艺之道);航海术

(12) 法,法律

术,法也。——《广雅》

不以犯有司正术也。——《礼记·文王世子》

故君子操权一正以立术。——《商君书》

(13) 学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唐· 韩愈《师说》

窦太后好 黄帝、 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14) 方术。指医、占卜、星相等术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15) 又如:术数(用星占、卜筮、命相、拆字等方术,推测国家和个人的气数及命运);术法(法术;方术);术知(道术才智);术者(术人,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动词

(1) 学习;实践

蛾子时而术之。——《礼记·学记》

(2) 通“述”。申述,叙述,记叙

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之。——《墨子·非命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汉书·贾山传》

能术远者考之以近。——陆贾《新语》

(3) 选择职业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方苞《狱中杂记》

zhú

名词

(1) 白术 。一种产于中国的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或羽裂,边缘有刺状细锯齿,紫红色头状花生于茎顶

术,白蓟。——《尔雅·释草》

(2) 几种苍术属植物之一 。如:苍术;茅术

(3) 另见 shú;shù

英文翻译

art, skill, special feat; method, techniqu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dʑʰĭuĕtzsjyt/djv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