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求救
(1) 请求救助
词语解释
请求援救。多用于遇到危险或灾难时。
《左传·庄公十年》:“ 息侯 闻之,怒,使谓 楚文王 曰:‘伐我,我求救於 蔡 而伐之。’”《史记·伍子胥列传》:“ 申包胥 走 秦 告急,求救於秦。”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渔者网得大黿,繫之桥柱,引颈四顾,似有求救之状。”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鲇鱼龙》:“佃户入水置桔橰,忽为此鱼吞其两股,号呼求救。” 茅盾 《子夜》十五:“这时候厂里的汽笛又都都地叫了,足有三分钟,像一匹受伤的野兽哀号求救。”
引证解释
⒈ 请求援救。多用于遇到危险或灾难时。
引《左传·庄公十年》:“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我求救於蔡而伐之。’”
《史记·伍子胥列传》:“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於秦。”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渔者网得大黿,繫之桥柱,引颈四顾,似有求救之状。”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鲇鱼龙》:“佃户入水置桔橰,忽为此鱼吞其两股,号呼求救。”
茅盾《子夜》十五:“这时候厂里的汽笛又都都地叫了,足有三分钟,像一匹受伤的野兽哀号求救。”
求救的国语词典
请求救援。
求救的网络释义
求救
求救的翻译
求救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攴( ),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2) 同本义 救,止也。——《说文》 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周礼·司救》注 使之相救。——《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孟子·离娄下》 (3) 又如:救止(阻止;纠正);救祸(消除祸乱);救灭(扑灭);救熄(亦作“救息”。扑灭);救扑(扑灭) (4) 援救别人 救,助也。——《广雅》 扶服救之。——《礼记·檀弓》 匍匐救之。——《孔子闲居》 民困而不知救。——明· 刘基《卖柑者言》 设法筹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救我圣主。 足下欲救。 (5) 又如:解救(使脱离危险或困难);救穷(救济穷困);救度(救拔并使脱离苦难,多指神仙超度之事);救落(救助;说情;救护) (6) 治疗 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吕氏春秋·劝学》 (7) 又如:急救(紧急救治);救药(医疗救治。也用来比喻挽救、补救);救病(治病);救疾(救治病人;治病);救疗(救治;医治) (8) 纠正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礼记》 (9) 又如:救正(纠正);救弊(匡除纠正弊害);救奢(纠正奢靡);救过(纠正过失) (10) 求助于人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请救于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奉命求救。——《资治通鉴》 百千求救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1) “捄” 英文翻译save, rescue, relieve; help, aid
方言集汇◎ 粤语:gau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4 [东莞腔] giu5 [客英字典] giu5 [海陆丰腔] giu5 [梅县腔] giu5 [陆丰腔] giu5 [台湾四县腔] gi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giu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