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

qiú zhù [ qiu zhu]
注音 ㄑ一ㄡˊ ㄓ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求助 qiúzhù

(1) 请求帮助

遇到任何小小困难就求助于他的母亲
turn to sb. for help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turn to sb. for help] 请求帮助遇到任何小小困难就求助于他的母亲 求助是人类极为普遍的行为,人们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不断进行着相互的求助。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都会通过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方式发出求助信息。有时求助信息发出之后,发出求助信息的一方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救助,有时却只能得到很少的帮助甚至得不到任何帮助。

求助的国语词典

请求救助。

如:「民众如发现紧急事件,可立即打求救电话向警方求助。」

求助的网络释义

求助

  • 求助是人类极为普遍的行为,人们个人之间、集体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不断进行着相互的求助。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都会通过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方式发出求助信息。有时求助信息发出之后,发出求助信息的一方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救助,有时却只能得到很少的帮助甚至得不到任何帮助。
  • 求助的翻译

    英语: to request help, to appeal (for help)​
    德语: gefallen, einwirken , wenden (V)​
    法语: recours

    求助造句

    遇到一些疑难的问题要多思考,或者求助于别人,决不能回避。
    我不会写作业,只好上网向百度知道求助,我感到很沮丧,我真笨。
    是你在求助他的时候,或者没做好一件事的时候,说你的吧。。
    如果真的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可以主动向别人求助。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什么的。很多时候朋友真的很重要。毕竟你一直独自无助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你去求助别人,那是别人写的。你自己写的不好,但也是你自己写啊。我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但也是感情的表现。相反,如果写得太好,会觉得很假。
    要是这句我不会造,就去百度知道上求助。
    当烦扰来袭时,就理性解决。他们相信人定胜天,确实无法获胜时,就坦然接受。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不会自我贬损也不会自我膨胀,他们在该独立的时候独立,该求助的时候求助。乐观和自信后面,深藏着对人生的豁达与包容。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困在山顶的他发出了求助信号。
    我发誓帮助任何向我求助的人。
    尽量不要求助于任何人。
    面对这封没有署名的求助信,大家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处女座是十二星座当中最为好强的一个了,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轻易向任何人求助的,凡事都喜欢一个人完成,无论多困难。而在工作中,他们也不愿意输给任何人,更不会骄傲自满。
    如有其他问题也可点我名字向我求助。
    如有其他疑问,可以向我求助。
    走投无路的她决定求助政府。
    作为医生,就是普通人求助,都该有耐心,这是医生的职责。更不用说是你的朋友了。
    其后,女佣发现狗只不翼而飞,于是报警求助。
    你不该来这里求助,这样显得你心很不诚。没有诚意说出什么都是假假的。如果我男朋友求别人告诉他怎么对我讲好坏,我知道后会很烦的。她要的是你的真心,你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想关心她你还不知道说什么吗。
    家里出了点事,请来了多位亲戚,向他们求助,可是他们面面相觑一个个都找理由推辞,令我感到很颓丧。

    汉字详情

    qiú [qiu]
    部首: 434
    笔画: 7
    五笔: FIY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JE
    四角: 439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说文》以“求”为“裘”之古文。省衣,象形。金文与战国古文作“求”。本是“裘衣”的“裘”。古人皮衣一般毛朝外,所以甲骨文在“衣”字外加毛。表示裘衣。本义:皮衣)

    (2) “裘”的古字。皮衣

    乐正求。——《汉书》

    (3) 姓

    动词

    (1)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2)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3)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5)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6)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 选择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9)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10)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11)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12)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英文翻译

    seek; demand, request; beseech

    方言集汇

    ◎ 粤语:kau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iu2 [宝安腔] kiu2 [客英字典] kiu2 [台湾四县腔] kiu2 [东莞腔] kiu2 [陆丰腔] kiu3 [梅县腔] kiu2 [沙头角腔] kieu2 [海陆丰腔] k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zhù,chú [zhu,chu]
    部首: 217
    笔画: 7
    五笔: EG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KS
    四角: 74127

    详细解释

    chú

    动词

    (1) 同“锄”。除去

    颜不疑归,而师 董梧,以助其色。——《庄子》

    (2) 另见 zhù

    zhù

    动词

    (1) (形声。从力,且( )声。助人要用力,故从力。本义:帮助)

    (2) 同本义(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给予协助)

    助,左也。——《说文》

    助,佐也。——《小尔雅》

    非助我者也。——《论语》。孔注:“犹益也。”

    九一而助。——《孟子》

    助天为虐者,不祥。——《国语·越语下》

    予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负薪刍助之。——《资治通鉴·唐纪》

    挟矢以助战。——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肤觉之助。——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助胆(帮助壮胆);互助(互相帮助);扶助(帮助);资助(用财物帮助);助力(帮助;援助)

    (4) 辅助

    射夫即同,助我举柴。——《诗·小雅》

    (5) 又如:助化(辅助教化);助葬(佐助他人发丧送葬);助研(助理研究员的简称)

    (6) 增添;增加

    于是窦后持之而泣,泣涕交横下。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史记》

    (7) 又如:助哭(旧俗,客来灵前吊丧,丧主命人号哭以助哀,谓之助哭)

    (8) 另见 chú

    英文翻译

    help, aid, assist

    方言集汇

    ◎ 粤语:z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6 [梅县腔] ze5 [沙头角腔] cu5 [客英字典] cih5 co5 [台湾四县腔] cu5 [宝安腔] cu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o4 [东莞腔] cu5 [陆丰腔] cih5
    ◎ 潮州话:zo6 (ts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九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牀據去聲開口三等dʒʰĭozrioh/dr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