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姓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氏与姓。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 孔颖达 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
指姓。
《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 鲁迅 《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
谓宗族谱系。
《新唐书·李守素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引证解释
⒈ 氏与姓。
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
孔颖达疏:“人臣有大功者,天子封为国君,又赐之以姓,诸侯以国为氏,言其得封又得姓,兼受之也。”
《国语·周语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閒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絶后无主,湮替隶圉。”
⒉ 指姓。
引《后汉书·乌桓传》:“氏姓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亦有氏姓本复,减省从单,或去‘万纽’而留‘于’,或止存‘狄’而除‘厙’。”
鲁迅《热风·不懂的音译》:“但于外国人的氏姓上定要加一个《百家姓》里所有的字,却几乎成了现在译界的常习。”
⒊ 谓宗族谱系。
引《新唐书·李守素传》:“通氏姓学,世号‘肉谱’。”
氏姓的网络释义
氏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ì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2) 同本义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7)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10) 姓
代词
(1) 通“是”。此,这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2) 另见
zhī
(1) ——见“月氏”(
):汉代西域国名(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陆丰腔] shi6 [东莞腔] si3 [沙头角腔] si5 [梅县腔] she5 [宝安腔] si3 | zi1 [海陆丰腔] shi6 shi5
◎ 潮州话:si6 ,ze1[潮阳]zu1,ziⁿ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支 | 章移 | 章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tɕĭe | cje/tj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生,生亦声。本义:标志家族系统的字)
(2) 同本义
姓,人所生也。——《说文》
左氏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春秋·隐公八年》。按,神农母居 姜水, 黄帝母居 姬水, 舜母居 姚虚,因以为姓。故从女生。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世为著姓。——《后汉书·张衡传》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刘恕《通鉴外纪》
(3) 又如:姓族(大族,望族);姓字(姓氏和名字);姓系(姓氏家族的源流系统);姓第(姓氏行第)
(4) 命,性命
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春秋》
(5) 官吏
百姓兆民。——《国语》。韦昭注:“百姓,百官。”
(6) 平民
填国家,抚百姓。——《汉书》
(7) 子孙的通称
问其姓,对曰:“余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左传》
动词
命名,称呼
项氏世世为 楚将,封于 项,故姓 项氏。——《史记·项羽本纪》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 冉溪。—— 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ang5 [宝安腔] siang5 [客英字典] s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xiang4 [沙头角腔] siang5 [东莞腔] siang5 [海陆丰腔] siang5 [台湾四县腔] siang5 [陆丰腔] sia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性 | 息正 | 心 | 清開 | 去聲 | 敬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sĭɛŋ | siengh/sie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