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

shī xíng [ shi xing]
注音 ㄕ ㄒ一ㄥ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施行 shīxíng

(1) 执行,实施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三国· 诸葛亮《出师表》
execute;carry out

词语解释

  1. 行动。

    《墨子·明鬼下》:“虽有深谿博林幽涧,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文子·上德》:“雷之动也万物啟,雨之润也万物解,大人施行有似於此。阴阳之动有常节,大人之动不极物。”

  2. 实行;执行。

    《荀子·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世说新语·政事》“ 冲 乃粗下意”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鸾 《续晋阳秋》:“初, 文帝 命 荀勗 、 贾充 、 裴秀 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咨 郑冲 然后施行也。”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其论钟律、历法尤极精辨,而丧乱之世,不见施行,惜哉!”

  3. 指进行。

    杨朔 《木棉花》:“假使医生刚才操起刀子,还不曾施行完毕割治的手术,你就希望全身的疽疮一齐即时痊愈,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

  4. 传布。

    《东观汉记·冯异传》:“百姓失望,今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北史·魏收传》:“然犹以羣口沸腾,敕 魏 史且勿施行,令羣官博议。”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於是以所著初议上献,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旧。”

  5. 处置。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孝宗圣政》:“ 吴夫人 者……一日密諭当食内侍云:‘官家食素多时,甚觉清瘦,汝辈可自作商量。’於是密令苑中以鷄汁等杂之素饌中以进。上食之觉爽,询所以然。内侍恐甚,以实告。上大怒,即欲见之施行。皇太后闻之,亟过宫力解之。”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 楚臣 ,你好生施行此贼咱。’ 荆楚臣 云:‘左右,将贼押赴县里去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眼见 吴金 即是 陈小四 ,正是贼头。 朱源 道:‘路途不可造次,且耐着他到地方上施行,还要在他身上追究餘党。’”《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 曾布 言:‘ 章惇 、 蔡卞 施行 元祐 人,众论皆谓过当。’”

  6. 犹施展。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无论帝国主义在我们 中国 将施行怎样的威力,帝国主义的自身虽已取得暂时稳定,而总的方面是趋向于崩溃的。”

  7. 逶迤斜行。

    宋 陆游 《晚游东园》诗:“药瓢藜杖合施行,独往山林已歃盟。”

引证解释

⒈ 行动。

《墨子·明鬼下》:“虽有深谿博林幽涧,毋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
《文子·上德》:“雷之动也万物啟,雨之润也万物解,大人施行有似於此。阴阳之动有常节,大人之动不极物。”

⒉ 实行;执行。

《荀子·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世说新语·政事》“冲乃粗下意” 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初, 文帝命荀勗、贾充、裴秀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咨郑冲然后施行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其论钟律、历法尤极精辨,而丧乱之世,不见施行,惜哉!”

⒊ 指进行。

杨朔《木棉花》:“假使医生刚才操起刀子,还不曾施行完毕割治的手术,你就希望全身的疽疮一齐即时痊愈,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

⒋ 传布。

《东观汉记·冯异传》:“百姓失望,今专命方面,施行恩德。”
《北史·魏收传》:“然犹以羣口沸腾,敕魏史且勿施行,令羣官博议。”
清严有禧《漱华随笔·诋毁程朱》:“於是以所著初议上献,欲施行天下,一改章句之旧。”

⒌ 处置。

宋周密《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吴夫人者……一日密諭当食内侍云:‘官家食素多时,甚觉清瘦,汝辈可自作商量。’於是密令苑中以鷄汁等杂之素饌中以进。上食之觉爽,询所以然。内侍恐甚,以实告。上大怒,即欲见之施行。皇太后闻之,亟过宫力解之。”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 楚臣,你好生施行此贼咱。’ 荆楚臣云:‘左右,将贼押赴县里去者。’”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眼见吴金即是陈小四,正是贼头。 朱源道:‘路途不可造次,且耐着他到地方上施行,还要在他身上追究餘党。’”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符二年》:“曾布言:‘ 章惇、蔡卞施行元祐人,众论皆谓过当。’”

⒍ 犹施展。

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无论帝国主义在我们中国将施行怎样的威力,帝国主义的自身虽已取得暂时稳定,而总的方面是趋向于崩溃的。”

⒎ 逶迤斜行。

宋陆游《晚游东园》诗:“药瓢藜杖合施行,独往山林已歃盟。”

施行的国语词典

法令公布后,经过一定期间而见诸实施,即使法令发生效力。

施行的网络释义

施行

  • 施行,汉语词汇。
  • 拼音:shī xíng
  • 指方针政策等从某一天发生效力。布施东西与人之行法。梵志頞波罗延问种尊经(大一·八七七上):‘佛言:“我经中以施行为本,施行善者最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
  • 施行的翻译

    英语: to put in place, to put into practice, to take effect
    德语: einführen, in die Praxis umsetzen (V)​, in Kraft setzen, in Kraft treten (V)​
    法语: appliquer, mettre en vigueur

    施行造句

    新颁布的《教师法》从今日起施行。
    秦王朝施行残暴统治,刑法苛酷,有如秋荼密网,但没有多久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凶残的敌人对革命者施行了暴虐的酷刑。
    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施行霸道,穷兵黩武,奴役边陲的少数民族。
    对毒品犯罪分子,必须施行严刑峻法。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更张,施行了"青苗法"。
    王教授正在给病人施行颅脑手术。
    焦头烂额的希腊政府也正在施行这个办法。
    他患的是急性阑尾炎,非施行手术不可。
    这个计划还没有施行。
    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怎能说是施行小恩小惠,笼络人心,岂有此理!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易辙,施行了青苗法。
    当为贫寒的人和孤儿伸冤。当为困苦和穷乏的人施行公义。
    社会事业的不易完成,它的症结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复民众的权利。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如果一个人受到侮辱损害而又没有力量对罪人直接施行惩罚,这实在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
    历史上,每到新王朝初兴时期,总会破觚为圜,施行宽政,借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古德里安说,希特勒敢于做出大胆而有正确的命令,却无法从一而中,无法坚持贯空施行。

    汉字详情

    shī [shi]
    部首: 409
    笔画: 9
    五笔: YTB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SOPD
    四角: 08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 yǎn),也声。本指旗帜)

    (2) 旗飘动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3) 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施予(给,给别人恩惠、财物);施生(施惠于人,给人生路);施人(施恩于人);施香(施舍香火钱);施食(施舍食物);施报(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施赈(施舍财物救济贫民或灾民);施遣(施舍赠送);施泽(给予恩惠);乐善好施

    (5) 设置;安放

    施于中林。——《诗·周南·兔罝》

    施三川而归。——《史记·韩世家》。正义:“施犹设也。”

    秦政不施。——《汉书·蒯通传》。 师古曰:“施,设也,立也。”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6) 又如:施髟(安上假发);施灵(设置灵堂);施关(设立关卡);施置(处置;安排)

    (7) 施行;实行;推行

    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包注:“行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上》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于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8) 又如:施为(施展;作为);施巧(施展巧技);施令,施命(施行政令);施张(施行);施呈(施展);施敬(施行庄敬之教)

    (9) 散布;铺陈

    云行雨施。——《周易·乾卦》

    阴谢阳施。——潘岳《闻居赋》。注:“布也。”

    (10) 又如:施布(散布;传布);施散(布施散发);施属(散布连缀)

    (11) 加;施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红楼梦》

    (12) 又如:施肥;施朱(涂以红色);施粉(涂粉);施检(加印密封)

    (13) 判罪

    施生戮死。——《左传·昭公十四年》。注:“行罪也。”

    (14) 又如:施行(处决,执行死刑;处置,发落)

    (15) 陈尸示众

    及文公入, 秦人杀 冀芮而施之。——《国语·晋语》

    君子不施其亲。——《论语》

    为大戮施之。——《国语·晋语》

    (16) 用;运用

    施则行。——《礼记·礼器》。疏:“用也。”

    爪牙之士施。——《荀子·臣道》。注:“谓展其材也。”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靡计不施,迄无济。——《聊斋志异·促织》

    名词

    (1) 恩惠,仁慈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三十三年》

    (2) 又如:报施(报恩)

    (3) 旄羽珥,旗竿头上缀饰物

    楼烦以星施。——《逸周书》

    (4) 姓。施琅 Shī Láng (1621—1696) 中国清朝时将领,福建晋江人。字尊侯,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攻灭台湾的郑氏政权。他建议在台湾驻兵屯守,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为清政府所采纳。封靖海侯

    英文翻译

    grant, bestow; give; act; 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s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1 [东莞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海陆丰腔] shi1 shi5 [梅县腔] she1 [台湾四县腔] sii1 sii5 [沙头角腔] si3 [宝安腔] si1 [陆丰腔] shi5
    ◎ 潮州话:s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mĭesje
    部首: 303
    笔画: 6
    五笔: TFH

    英文翻译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