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厦
繁体
氈廈
注音
ㄓㄢ ㄕㄚˋ
词语释义
1.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居大型毡帐。借称其王廷。
词语解释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居大型毡帐。借称其王廷。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又送他、 江 南太史,去游毡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居大型毡帐。借称其王廷。
引宋刘克庄《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又送他、 江南太史,去游毡厦。”
毡厦的网络释义
毡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毛,占声。本义: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同本义
氈,撚毛也。——《说文》
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周礼·天官·掌皮》
(2) 又如:毡单(毡垫);毡布(指毛织成的布);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毡衫(毡制的衣衫);毡屋(即毡帐);毡席(毡制的铺垫用具);毡帽(毡制的帽子);毡毯(毛毡制成的毯子)
英文翻译
felt; rug, carpet
方言集汇
◎ 粤语:zin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shà
名词
(1) (厦俗作厦。古通作夏。形声。从广,夏声。广(
)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见《尔雅·释诂》。本义:大屋子)(2) 同本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厦子(小厢房;小屋);厦处(住所)
(4) 门庑;廊屋;披屋 。如:厦宇(廊子);厦房(旁屋,厢房);厦覆(庇荫);前廊后厦
形容词
(1) 大
厦屋一揆,华屏齐荣。——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厦屋(高大的屋)
(3) 另见
xià
名词
(1) (今读
。形声。从厂,夏声。厂( )山厓石穴。( )本义:大屋) 厦门的简称 。如:鹰厦铁路。(2) 另见
英文翻译
big building, man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h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5 [宝安腔] ha3 [梅县腔] ha5 [东莞腔] ha3 [海陆丰腔] ha6 [台湾四县腔] ha5 [沙头角腔] ha5 [陆丰腔] ha6
◎ 潮州话:hê7 ê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5 [宝安腔] ha3 [梅县腔] ha5 [东莞腔] ha3 [海陆丰腔] ha6 [台湾四县腔] ha5 [沙头角腔] ha5 [陆丰腔] ha6
◎ 潮州话:hê7 ê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