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语本《汉书·王吉传》:“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 唐 虞 之际,下及 殷 周 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后因以“旃厦”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总裁永乐大典》:“即列圣亦不闻简閲展视者,惟 世宗 篤嗜之,旃厦乙览,必有数十帙在案头。”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旃厦”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
引语本《汉书·王吉传》:“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唐虞之际,下及殷周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总裁永乐大典》:“即列圣亦不闻简閲展视者,惟世宗篤嗜之,旃厦乙览,必有数十帙在案头。”
旃厦的网络释义
旃厦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
(2) 同本义
旃,旗曲柄也。周礼曰:“通帛为旃。——《说文》
通帛为旃。通以赤色为之。——《释名·释兵》
置旃以为辕门。——《谷梁传·昭公八年》
(3) 亦泛指旌旗
收功单于旃。——晋· 陆机《饮马长城窟行》
(4) 又如:旃帛(红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帜);旃戎(军旅)
(5) 毛织品。通“毡”
不知其可以为旃也。——《淮南子·齐俗》
被旃裘。——《史记·匈奴传》
旃毛并咽之。——《汉书·李广苏建传》
(6) 又如:旃席(毡帐);旃衣(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旃车(毡篷车);旃席(毡席;毛毡)
助词
(1) 之、焉二字的合读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诗·魏风·陟岵》。马瑞辰通释:“之、旃一声之转,又为‘之焉’之合声,故旃训‘之’,又训‘焉’。”
(2) 又如:勉旃(希望你奋发有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en1 [宝安腔] zen1 [梅县腔] zhan1 [海陆丰腔] zhan1 [台湾四县腔] z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详细解释shà名词 (1) (厦俗作厦。古通作夏。形声。从广,夏声。广( )表示房屋。“夏”古有“大”的意思。见《尔雅·释诂》。本义:大屋子)(2) 同本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厦子(小厢房;小屋);厦处(住所) (4) 门庑;廊屋;披屋 。如:厦宇(廊子);厦房(旁屋,厢房);厦覆(庇荫);前廊后厦 形容词 (1) 大 厦屋一揆,华屏齐荣。——晋· 左思《魏都赋》 (2) 又如:厦屋(高大的屋) (3) 另见 xià名词 (1) (今读 。形声。从厂,夏声。厂( )山厓石穴。( )本义:大屋) 厦门的简称 。如:鹰厦铁路。(2) 另见 英文翻译big building, mansion
方言集汇◎ 粤语:h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5 [宝安腔] ha3 [梅县腔] ha5 [东莞腔] ha3 [海陆丰腔] ha6 [台湾四县腔] ha5 [沙头角腔] ha5 [陆丰腔] ha6 ◎ 潮州话:hê7 ê6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