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楣

yán méi [ yan mei]
繁体 簷楣
注音 一ㄢˊ ㄇㄟˊ

词语释义

1.屋檐。

词语解释

  1. 屋檐。

    唐 李邕 《五台山清凉寺碑》:“寒暑隔阂于簷楣,雷风击薄于轩牖。”

引证解释

⒈ 屋檐。

唐李邕《五台山清凉寺碑》:“寒暑隔阂于簷楣,雷风击薄于轩牖。”

檐楣的网络释义

檐楣

  • 檐楣(檐楣),yán méi ㄧㄢˊ ㄇㄟˊ,屋檐。
  • 檐楣造句

    祠堂内外石碑坊林立,巨型大柱满挂一幅幅长联,内外的檐楣有不少精致的木雕,人物栩栩如生,金碧辉煌。
    其舞楼的设计也别具匠心,舞台正中和两侧为木制屏风,前檐楣梁上木雕有"双凤炉"和"凤翔龙舞"。
    作为东方建筑、家具的主要用材,斗拱、檐楣、格扇、槛窗、床榻、屏风、案几……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了它们那种特别温和、美丽以及质朴的品质。
    但是“房屋”的檐楣之上,一些文字仍十分显眼,其内容为“明处士郭公王…墓志”等。
    经过旁边安检后,宽敞的广场尽头,又是一座气势宏大的黛瓦重檐庑顶,门窗檐楣的宫殿展现在面前,给人以庄重、威严,使你仰望。
    步入楼内,更恍如一座艺术殿堂,拥有金碧辉煌的木雕檐楣、泛金套色的花窗尺画,真的有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
    檐楣书画彩绘,灰塑等装饰古朴典雅,是朱氏课育后裔的场所,也是乡村教育,梅县“文化之乡”的历史见证之一。
    但是“房屋”的檐楣之上,一些依稀可见的文字仍十分显眼,其内容为“明处士郭公王…墓志”等。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420
    笔画: 17
    五笔: SQDY
    五行:
    仓颉: DNCR
    四角: 47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詹( zhān)声。本义:屋檐)

    (2) 同本义

    复庙重檐。——《礼记·明堂位》。注:“重檐,重承壁材也。”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晋· 陶潜《归园田居》

    檐牙高啄(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高啄:像鸟向高处啄食一样)。——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檐石(屋檐下的石板);檐宇(屋檐);檐花(靠近屋檐下边开的花);檐板(屋檐板);檐阴(屋檐下阳光不到处);檐梁(檐下的屋梁);檐帷(檐下的帘幕);檐楣(屋檐);檐马(也称风铃,铁马);檐铁(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4) 某些器物上形状像屋檐的部分

    时逆帽檐风刮顶,旋呵鞭手冻粘须。——唐· 杜荀鹤《早发》

    (5) 又如:帽檐儿

    英文翻译

    eaves of house; brim, rim

    方言集汇

    ◎ 粤语:gim2 jam4 ji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m2 dam5 [梅县腔] jam2 [宝安腔] jam2 | dam5 [东莞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dam5 [客英字典] jam2 jang2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廉鹽A平聲開口三等鹽Ajemjĭɛm
    méi [mei]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NHG
    五行:
    吉凶:
    仓颉: DAHU
    四角: 4796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眉声。本义:屋檐口椽端的横板)

    (2) 同本义

    楣,屋边联也。齐谓之檐, 楚谓之梠,秦谓之楣。——《说文》。 徐锴曰:“按尔雅,‘楣谓之梁’谓门上横梁也。”

    阳气见于眉(楣)宇之间。——枚乘《七发》。按,以屋之近前下垂处,喻额前也。

    主人阼阶上当楣。——《仪礼·乡饮礼》

    公当楣北乡皆是也。——《仪礼·公食礼》

    苍藤蔽檐楣,楚楚干云势。——明· 袁宏道《十景园小集》

    (3) 也指门框上的横木。也叫“门楣”

    蜗舍入门楣触额——陆游《夏雨叹》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楣机(比喻关键、重要之处)

    (5) 房屋的横梁,即二梁

    楣谓之梁。——《尔雅》。注:“门户上横梁。”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传》。注:“柱楣所谓梁闇。”

    盘山越岭,接栋连楣。——王勃《大观阁序》

    (6) 又如:楣梁(房屋的次梁);楣栋(屋的正梁和次梁)

    英文翻译

    crossbeam above or under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m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i2 [梅县腔] mi2 [台湾四县腔] mi2 [东莞腔] mi2 [宝安腔] mi2 [客语拼音字汇] mi2 [客英字典] mi2
    ◎ 潮州话:b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悲脂B開平聲開口三等脂Bmimi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