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

jú sòng [ ju song]
繁体 橘頌
注音 ㄐㄨˊ ㄙㄨㄥˋ

词语释义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篇中通过对生于南国的橘的颂扬,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志愿,是一篇托物自喻之作。全篇都用三言和四言句,与《九章》其他各篇句式不同,为作者的早年作品。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全诗可分两部分,前十六句为第一部分,缘情咏物,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以四言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赞颂橘树,借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橘颂的国语词典

《楚辞.九章》的篇名。战国楚屈原所作。作者称颂橘树,以橘来自比,言己之志节坚贞,眷恋故国。

橘颂的网络释义

橘颂 (橘颂)

  •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 汉字详情

    [ju]
    部首: 420
    笔画: 16
    五笔: SCBK
    五行:
    吉凶:
    仓颉: DNHB
    四角: 4792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 从木, 矞( )声。 本义: 橘树。果实也称“橘”) 同本义 几种球形或近球形的热带或亚热带产的果实之一, 实际上是浆果, 有微红黄色的革质芳香果皮,含有许多油腺, 广泛应用在糖果、 点心、 蜜饯和烹调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矿物质和维生素C

    英文翻译

    orange, tange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梅县腔] git7 [沙头角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宝安腔] git7 [东莞腔] git7 [陆丰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聿入聲合口三等kjyt/kvitkĭuĕt
    sòng [song]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WC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IMBO
    四角: 8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2) 同本义

    颂,貌也。——《说文》

    鲁徐生善为颂。——《汉书·儒林传》

    庶考斯之颂仪。——《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

    (3)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4) 占兆之词

    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5) 《诗经》的六义之一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6)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颂赞(文体名。颂,是用以歌颂功德,如扬雄有《赵充国颂》;赞原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论。如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

    动词

    (1) 歌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颂椒(歌颂皇后);颂子(文体的一种);颂古(佛家语。指选过去的公案,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颂美(赞扬他人的功德)

    (3) 祝颂 。如: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4) 通“诵”。朗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颂读,昼夜不息。——《后汉书·逸民传》

    英文翻译

    laud, acclaim; hymn;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