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

mó léng [ mo leng]
注音 ㄇㄛˊ ㄌㄥˊ

词语释义

模棱 móléng

(1) 态度、意见等不明朗;不加可否

模棱两可
ambiguous;equivocal

词语解释

  1. 亦作“ 模棱 ”。喻遇事不置可否,态度含糊。

    宋 陆游 《老健》诗:“不怪模稜嗤了了,但惊紾臂劝徐徐。”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太真绝裾》:“若首鼠模稜,负恩不报,汗颜人世者,非夫矣。”《水浒传》第二回:“不拘贵贱齐云社,一味模棱天下圆。” 茅盾 《昙》二:“ 兰女士 的头动了一下,那态度是模棱得很,表示不出‘然’或‘否’。”

  2. 见“ 模稜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模棱”。喻遇事不置可否,态度含糊。见“模稜”。

宋陆游《老健》诗:“不怪模稜嗤了了,但惊紾臂劝徐徐。”
明吾邱瑞《运甓记·太真绝裾》:“若首鼠模稜,负恩不报,汗颜人世者,非夫矣。”
《水浒传》第二回:“不拘贵贱齐云社,一味模棱天下圆。”
茅盾《昙》二:“兰女士的头动了一下,那态度是模棱得很,表示不出‘然’或‘否’。”

模棱的国语词典

比喻态度、意见或语言含糊不定。参见「摸棱两可」条。

模棱的网络释义

模棱

  • 模棱,指[态度、意见等]不明朗;不加可否。如:模棱两可。
  • 模棱造句

    凡是模棱两可的问题都要向同学或老师问清楚。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模棱两可,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对待原则问题要严肃认真,不苟且,不模棱两可。
    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共青团员都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这是条模棱两可的意见。
    为什么神圣的作者允许自己做模棱两可的比喻?
    文章的主题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你说话模棱两可,我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意愿。
    常规的思考者喜欢清晰简明,他们讨厌模棱两可。
    我来说一个模棱两可的东西,你叫什么?
    对这个问题每人都必须表示意见,不能模棱两可,拖延时间。
    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已不再为人所接受。
    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任何人都没有模棱两可的余地。
    请别怪我模棱两可,因为两边我都得罪不起啊!
    他对我的态度有点模棱。
    他害怕事情一旦变化,他将有不测大祸,所以跪在地上回答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无论我说什么,老板都说好,模棱两可,让人无所适从。
    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态度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这个是非题有模棱两可之嫌,难怪学生不知如何作答。
    如果你很认真地学习,却不明白对方的话,那很可能是因为对方在说模棱两可的欺人之谈。模棱造句。

    汉字详情

    mó,mú [mo,mu]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AJD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TAK
    四角: 449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莫声。本义:铸造器物的模子)

    (2) 同本义

    模,法也。——《说文》。按,水曰法,木曰模,土曰型,金曰镕,竹曰笵。

    缤乎其犹模绣也。——《书·大传》。注:“模所琢文章之范。”

    授全模于梓匠。——左思《魏都赋》

    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赵希鹄《洞天清录》

    (3) 又如:模度(标准);模准(样板,规范);模宪(法则)

    (4) 楷式,榜样。特指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

    可为达士模。——左思《咏史》诗

    (5) 又如:劳模;评模;模楷(模范,榜样);模则(楷模,准则);模表(模范,表率);模范(榜样,表率)

    动词

    (1) 仿效,效法

    彻书之金简,以身模之焉。——班固《汉武帝内传》

    (2) 又如:模次(逐字仿效);模效(模仿效法);模放(模仿);模则(效法);模造(依样制造,塑造)

    (3) 通“摹”。照原件描画,临摹

    善隶书,特工模写。——《北史》

    (4) 又如:模拓(把金石等器物上的图画、文字照原样印下来);模刻(照原样摹写雕刻);模象(描绘形容);模画(照事物原貌描画);模碑(摹刻有图文的石碑);模传(模拓而传播);模样(描摹形状情态);模写(照原样描绘);模帖(照帖摹写);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5) 另见

    名词

    (1) 铸模,铸型:字模;铜模

    (2) 另见

    英文翻译

    model, standard, pattern; copy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u2 [宝安腔] mu2 [梅县腔] mu2 [海陆丰腔] mu2 [东莞腔] mu2 [台湾四县腔] mu2 [客英字典] mu2 [客语拼音字汇] mu2 [梅县腔] mu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胡平聲開口一等mumo/mu
    léng,lēng,líng [leng,ling]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FWT
    五行:
    仓颉: DGCE
    四角: 44947

    详细解释

    lēng

    (1) ——“不棱登”( bulēngdēng):助词。常用为某些形容词的后缀。如:红不棱登;花不棱登

    (2) 另见 léng;líng

    léng

    名词

    (1) (俗作“楞”和“稜”。形声。从木,夌( líng)声。本义:有四角的木)

    (2) 同本义

    上觚稜而栖金爵。——班固《西都赋》

    木四方为棱。——汉· 服虔《通俗文》

    (3) 同一物体的面与面的交接处,即棱角 。如:冰棱,瓦棱;桌子棱儿;搓边棱儿

    形容词

    (1) 威势

    威稜憺乎邻国。——《汉书·李广传》

    刚稜疾恶。——《后汉书·王允传》。注:“威稜也。”

    (2) 又如:棱光(威严的目光);棱眼(威严的眼睛);棱棱(威严的样子)

    (3) 严厉 。如:棱峻(严峻);威棱(威势,威风);棱森(森严貌)

    动词

    (1) 〈方〉∶打

    你气头子上棱两棒槌万一棱杀了,你与他偿命,我与他偿命?——《醒世恒言》

    (2) 另见 lēng;líng

    líng

    (1) ——“穆棱”( Mùlíng):县名。在黑龙江省

    (2) 另见 lēng;léng

    英文翻译

    squared timber; angle, edg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宝安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魯登登開平聲開口一等ləŋlong

    模棱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