棰抶

chuí chì [ chui chi]
繁体 箠抶
注音 ㄔㄨㄟˊ ㄔˋ

词语释义

1.拷打。

词语解释

  1. 拷打。

    《新唐书·韦伦传》:“ 国忠 ( 杨国忠 )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

引证解释

⒈ 拷打。

《新唐书·韦伦传》:“国忠(杨国忠 )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箠抶苛严,愈无功。”

棰抶的网络释义

棰抶

  • 棰抶,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拷打。
  • 汉字详情

    chuí [chui]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TGF
    五行:
    仓颉: DHJM
    四角: 429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垂声。本义:短木棍)

    (2) 同本义

    一尺之棰。——《庄子·天下》

    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王充《论衡·订鬼》

    (3) 又如:棰革(杖鞭);棰楚(杖刑)

    (4) 鞭子,马鞭

    季氏负箠谢过。——《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汉书·司马迁传》

    手苦于箠辔。——《汉书·王吉传》

    (5) 又如:棰策(鞭子);棰楚(鞭杖之类刑具)

    动词

    (1) 同“捶”。敲打

    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汉书·路温舒传》

    (2) 又如:棰杖(用杖责打);棰顿(捶敲)

    (3) 鞭笞 。如:棰殴(鞭打);棰拊(鞭策);棰笞(鞭责)

    宋本广韵

    chì [chi]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RWY
    五行:
    仓颉: QHQO
    四角: 55080

    详细解释

    动词

    用鞭、杖或竹板打

    抶,笞击也。——《说文》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清· 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文翻译

    beat

    方言集汇

    ◎ 粤语:cik1 maat3 mut3
    ◎ 客家话:[梅县腔] z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丑栗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thrit/thytţʰĭ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