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篪

chuī chí [ chui chi]
注音 ㄔㄨㄟ ㄔˊ

词语释义

吹奏篪管。篪,古代管乐器,形如笛,有八孔。

词语解释

  1. 吹奏篪管。篪,古代管乐器,形如笛,有八孔。

    《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伍子胥 ﹞鼓腹吹篪,乞食於 吴市 。”后世行乞或相沿吹篪。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琛 令 朝云 假为贫嫗,吹篪而乞。”

引证解释

⒈ 吹奏篪管。篪,古代管乐器,形如笛,有八孔。

《诗·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鼓腹吹篪,乞食於吴市。”
后世行乞或相沿吹篪。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琛令朝云假为贫嫗,吹篪而乞。”

吹篪的网络释义

吹篪

  • 吹篪,拼音是chuī ch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吹奏篪管。
  • 汉字详情

    chuī [chui]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NO
    四角: 670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口,从欠。“欠”是出气的意思。本义: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2) 同本义

    吹,嘘也。——《说文》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3) 又如:吹火筒;吹火(吹气使火旺盛。古多用竹筒以口吹之);吹网(吹气于网中,欲使之鼓满);吹吁(吹气和哈气)

    (4) 刮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 又如:风一阵阵地吹;暴风吹得船搁浅了;吹云(吹起云气;鼓的别称)

    (6) 引申为吹奏乐器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上》

    (7) 又如:吹手(吹鼓手);吹打(吹打乐器。指演奏乐曲);吹唇(吹口哨)

    (8) 关系破裂;失败 。如:他们俩吹了;原来的计划吹了

    (9) 说大话,自夸

    夫言非吹也。——《庄子·齐物论》

    (10) 又如:吹得天花乱坠;吹镑懵诈(说大话欺人)

    英文翻译

    blow; puff; brag, boast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ceo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oi1 chui1 [台湾四县腔] coi1 cui1 [沙头角腔] cui1 [东莞腔] cui1 [梅县腔] choi1 chui1 [宝安腔] cui1 [客英字典] choi1 chui1 [客语拼音字汇] coi1 cui1 [陆丰腔] ch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垂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tɕʰĭwechjye/tcve
    chí [chi]
    部首: 624
    笔画: 16
    五笔: TRHM
    五行:
    仓颉: HHYN
    四角: 88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虒( )声。本义:古时候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

    (2) 同本义 。有八孔,横吹。唯其开孔数及尺寸古书记载不一。如:篪埙(篪与埙。皆古乐器)

    (3) 泛指吹管乐器

    快马健儿,不知老妪吹篪。——《洛阳伽蓝记》

    英文翻译

    a bamboo flute with?eight holes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客英字典] chi2 [台湾四县腔] cih1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離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drie/dyeɖʰĭe